邹大娘告诉小菊儿,自己在这喜安镇上,已经住了快一个月了。算算时间,这间屋子的屋主也快要回来了。邹大娘想问小菊儿,愿不愿意和她一起去到北方。

一来,小菊儿早已没有其他亲人可以投靠,去哪里,对小菊儿来说,问题应该都不算大。

二来,小菊儿现在是自由身,再也不是哪户人家的婢女了,对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小菊儿来说,正好可以趁着这次机会,出趟远门,在外面看看走走。

三来,邹大娘自己一个人,不仅会有些担忧身上那叠厚厚的银票,而且,也觉得孤单无依,想让小菊儿再帮帮她。

小菊儿听了邹大娘的想法,心里虽然十分认可,但是,小菊儿还是说得考虑考虑,过两日再给邹大娘答复。

邹大娘闻言,自然是满面笑容地答应了。

两日后,小菊儿给了邹大娘一个肯定的答复,邹大娘听了,别提有多欢喜了。之后,两人在次日一早,就去喜安镇最热闹的东街,买了几套换洗衣物和一些干粮吃食。

一切出发所需用的东西都准备妥当,她们就在屋中,等着还有三四天左右就能回家的屋主。

结果,屋主没等到,倒是把当初的那个马车夫给等来了。

原来,屋主有来信,说路上遇到了事,估计得耽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信中也提到了,若是邹大娘有事要离开,让马车夫再帮屋主找找别人来住,这屋子啊,最好别空着就行。

马车夫过来,一是替屋主道歉,耽误了邹大娘的时间,二是想让邹大娘帮帮忙,再多住两日。马车夫已经联系了人,那人过两日就能住进来了。

当然,马车夫也作出了承诺,邹大娘回去北方所要用到的马车,就包在自己身上了。

邹大娘本就没打算拒绝马车夫的请求,住在这里,邹大娘省了一大笔开销,感谢屋主和马车夫都来不及,又怎么会为这样一点儿小事埋怨他们呢?

现在,马车夫开口了,省去了自己和小菊儿四处打听马车的时间,而且,马车夫也算是半个熟人了,有他在,她们两人也能够稍微放心一些。

这样想过之后,邹大娘自然是十分爽快地笑着答应了。

两日后,邹大娘和小菊儿坐上了马车夫的马车,从喜安镇出发,回往北方去了。

这一路,虽然有些辛苦和乏累,但是,对小菊儿来说,从未出过远门的她,能够有机会见识一下这天来国的大好河山,她的心情,还是十分兴奋和愉悦的。

马车夫对这些路都十分熟悉,越接近北方,小菊儿越是能够感受到南北两方之间的差异。

北方比起南方来,确实更加寒冷。初次来到北方,小菊儿的身体,似乎有些不适,所以,在客栈住了两日后,小菊儿就生病了。

邹大娘的家,离她们下榻的客栈不远,就在下一个小镇的南边小村落里。小菊儿知道邹大娘归家心切,想让邹大娘先行回家,但是,被邹大娘拒绝了。

邹大娘说,自己可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别说两人一起经历了这样多的事情,就说小菊儿一个小姑娘家,来到了这样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生病了只能躺在床上,她又怎会丢下这样的小菊儿,独自回家,去享受亲友之间的大团圆呢?

小菊儿生平,最怕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在邹大娘的细心照料下,她的身体一有起色,她就坚持要继续赶路了。

邹大娘见小菊儿的气色确实恢复了红润,这才放下心来,两人一起出发,来到了白水镇。

从白水镇出发,走路的话,差不多半天时间,就能到达邹大娘所在的田家村了。现在,邹大娘归心似箭,所以,决定“大方”一回,选择坐牛车回去。若是坐牛车,估摸着大半个时辰左右,就能到田家村了。

这时,小菊儿也开口了,说邹大娘快到家门口了,自己也能够放下心来,不再担心邹大娘的安危了。

再好的朋友,也会有分离的时候,再怎么不舍,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所以,对于邹大娘的盛情邀请,小菊儿微笑着推辞了。

两人一路相伴而行,因为都是女子身份,也因为,邹大娘的主动开口,小菊儿自己,也觉得可以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走走,所以,才有了这一路的相陪相伴。

现在,邹大娘的家就在不远处了,她小菊儿与邹大娘非亲非故的,也不想占邹大娘的便宜,还住到人家里去,这对她来说,是十分“于理不合”的一件事情,所以,小菊儿提出了离开。

邹大娘见“劝说无果”,也就不再“坚持己见”了。

与小菊儿相处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是,邹大娘知道,这个小姑娘啊,是很聪明,很有自己想法的一个姑娘。邹大娘想要答谢小菊儿,但是,邹大娘也知道,直接给钱的话,小菊儿是断不会要的。

还好,自己有“先见之明”,早就准备好了谢礼,不然,她的良心,又哪里能够安呢?

见自己“说不过”小菊儿,邹大娘也不再“强求”,只说让小菊儿再陪她去打听打听牛车,之后,两人再在白水镇的客栈住上一晚,邹大娘啊,还有许多话想要同小菊儿说呢!

两人相处了这样一段时日,彼此之间,早已有了一种似亲人般的感情。小菊儿见邹大娘都这样说了,也就不再推辞,而是确定了牛车的时间后,两人又在客栈住了一晚。

当晚,邹大娘对小菊儿说了许多关于北方的事情。

哪座城里有着怎样的一些人;哪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哪些人说的话不可听信;哪些人又不能与其打交道……

对于邹大娘的好心提醒,小菊儿自然是十分感激、铭记于心的。

邹大娘还说,若是小菊儿有一天再到白水镇来,一定记得向人打听打听她。不出意外的话,等家里的事情忙完,邹大娘会和自己当家的商量,到时,他们一家人应该会搬到白水镇上来住。

当掉玉佩的钱,虽然很多,但是,他们一家人,也不能因此而“不思进取”,总得为日后长久的生活多作考虑。

若是搬到了白水镇,他们就盘下一间铺子,到时候,做些小本生意,也好多结交一些朋友。

等儿子入了学堂,纸墨笔砚不说,出门在外所穿的衣物,还有各种花费,全都要钱。女儿也是,现在就得为她准备好嫁妆,以免日后再“手忙脚乱”的,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岂不是徒惹别人笑话吗?

还有子孙后代们,作为长辈,也总得多为后人考虑考虑啊!

听了邹大娘对未来的打算,小菊儿的心里,其实是十分高兴的。

对一般人来说,突然之间,手中多了这样一笔庞大的财产,心里难免会生出许多“不好”的想法。但是,邹大娘能够保持本心,还能够为子孙后代考虑那样多,对小菊儿来说,也不枉自己曾经帮助过邹大娘,两人有缘相识一场了。

直到窗外又一次传来更夫的打更声,两人才意识到,现在,竟然已经过了三更天了。两人又简单地讲了几句话,之后,就入睡了。

次日一早,邹大娘和小菊儿就起来了。

来到白水镇的一处路口的拐角处,邹大娘见已经有人在那里等牛车了,和小菊儿挥手告别之后,邹大娘也一步三回头,十分不舍地离开了。

亲眼看见邹大娘顺利坐上牛车,直到看不见那辆牛车的身影了,小菊儿这才有些“落寞”地回到了客栈里。

现在,她又是孤身一人了呢!

今天,送别邹大娘的场景,与当初送三小姐离开时的场景,竟然如此地相像。饶是她小菊儿再怎么坚强,再怎么乐观,也经不起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离别相送啊!

回想起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小菊儿第一次发觉: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十分害怕孤独的人呢!

轻摇了摇头,小菊儿在心里“苦笑”了一下:现在,可不是想这些有的没的时候。她的前方,是一片未知的路途,如今,邹大娘已经离开,她也该好好想想,在这陌生的北方,她当如何去过今后的生活了。

听邹大娘说,这白水镇前方,就是天来国北方的泸城了。若是再往前走,就会经过泸城、漠城、洛城这些大城,最后,就会到达天来国北方的边界北城了。

北城啊,小菊儿知道,那是天来国的第一大城,也是一座十分恢弘壮观的大城。

既然来到了北方,小菊儿也不想错过这些充满各自风土人情的大城,所以,她决定了:自己,还是继续向北方出发,去感受一下,天来国的北方,与天来国的南方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

收拾包袱的时候,小菊儿突然发现,自己的包袱里,有一个小巧精致的木盒,木盒上面,还有漂亮的金菊雕花,这木盒的做工,也算是十分讲究的了。

打开木盒,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块白璧无瑕的玉佩。

将玉佩拿起,放在手中细细观看,小菊儿发现,这块白玉上,竟然还有一朵漂亮的菊花雕纹。她的心情,因着这块玉佩,有些欣喜雀跃,却也有些复杂莫名。

欣喜雀跃,是她十分确定,这块玉佩,是邹大娘送给她的礼物。

对小菊儿来说,她很高兴自己没有帮错人,这位邹大娘,实在是一个值得结交的好人。邹大娘啊,倒是真的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给做到了十分呢!

难怪,邹大娘总是提醒她,让她有什么打算,就早些出发,赶紧退房,还“千叮咛、万嘱咐”地,要她将房间收拾干净,原来,邹大娘是早就做好了这样的打算啊!

复杂莫名,则是她觉得“受之有愧”。

其实,若是真要算起来,她所做的那些事情,全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对她来说,根本就无足轻重、不足挂齿。只是,邹大娘有心,将其放在了心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送给了她这样一个贵重的礼物,她啊,如何能不“感慨万千”呢?

想起当初,自己只不过是对邹大娘提出了一个小小的建议,没想到,邹大娘倒是“融会贯通”地,为自己也准备了一份。现在想来,也不知自己当初的提议到底是该,还是不应该了。

小菊儿还记得,两人一路坐马车,快到南北交界处的上水城时,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她对邹大娘提议:既然邹家的传家宝已经典当了,那邹大娘何不再买上一块品相上乘的玉佩,作为邹家新一代的传家宝呢?

本来,邹家先祖所得的那块玉佩,是贵人相送,是邹家人代代相传下来的珍贵宝物。但是,终究不是邹家人自己经过精心挑选,花费许多银两所得。

所以,如若到了邹大娘这一代,在解决了家里的生计问题后,再为子孙后代存留一件有意义,又有价值的宝物,这样的用心,小菊儿相信,邹大娘的子孙后代定是会好好珍惜的。

有了新的传家宝,邹大娘的心不仅会更加安稳踏实一些,而且,这传家宝又不会像金银和银票那样,可以直接用来交易。邹大娘的子孙后代,若是遇到了十分紧急、需要用到钱的地方,这个时候,这块玉佩就能够发挥作用,一解燃眉之急了。

况且,两人身上带着这样多的银票,虽然这一路上是“顺风顺水、一帆风顺”的,但是,难保之后不会遇到什么突发状况。

小菊儿想着:这些银票,以邹大娘一贯的勤俭持家,估计也用不了太多,所以,将其换成玉佩,也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邹大娘一听小菊儿的想法,当下直拍着自己的大腿,十分开心地连连点头,还道小菊儿的想法是真的好。

本来,怀中藏着这样多的银票,邹大娘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怕被人偷了,或是掉了,这段时间,邹大娘几乎都没怎么睡个安稳觉。现在,小菊儿的一个提议,简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让邹大娘瞬间来了精神,整个人的状态,也是明显轻松了不少。

两人“一拍即合”,当马车驶入上水城时,小菊儿和邹大娘下了马车。

在打听好了城中最有名的玉器铺子后,小菊儿就带着邹大娘一起,去到了由上官家族经营的“玉甄轩”里。

对小菊儿来说,沂水城的上官家族,她可是一点儿也不陌生呢!

同为天来国的南方大城,在天幽城里,“玉甄轩”的名号,也是响当当的存在。

以前,小菊儿还在苏府的时候,三小姐的大部分玉佩、手镯和耳坠,这些东西,几乎都是在玉甄轩里买的。当然,府中的夫人和小姐们,她们的玉饰,甚至是老爷和少爷的玉佩,绝大部分,也都是出自玉甄轩的。

玉甄轩一向以品质优良、做工精细而闻名于整个天来国。不说那些高门大户,就连一般的小门小户,甚至是普通的老百姓,大家也都十分喜欢在玉甄轩里买玉。

每年,玉甄轩还会推出几款造价不菲的“养颜玉”、“驱寒玉”、“辟邪玉”和“传家玉”。这样几块别具特色的玉佩,一经推出,立马就会被各家的小姐少爷们“一抢而空”。

很多人,为自己没能“抢到”最新款的玉佩而“耿耿于怀”,于是,玉甄轩又做出承诺:可以为大家单独“量身定制”一块玉佩。只不过,时间和价格,要比那几块造价不菲的玉佩更加高昂就是。

即便如此,依然惹得一纵人马争相求购。

小菊儿心内感叹:这玉甄轩的老板,还真是一个经商高手呢!纵观整个天来国,有哪家的生意,还能做的比玉甄轩更出彩呢?至少,小菊儿就不曾听闻过。

不过,以前听苏老爷说过,上官家虽然是沂水城的首富,但是,在天来国,也只能排在第五位。那前四位的家族,小菊儿没有打听过,也完全无法想象,那些叫得出名号的大富户们,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了。

三小姐曾经问过苏老爷,他们苏家,作为天幽城的首富,在天来国里,能够排在第几位。

当时,苏老爷只是神秘地笑了笑,并未回答三小姐的问题。小菊儿猜想,当时的苏府,应该连第十位,不,应该连第二十位,都很难排进吧!

毕竟,天幽城和沂水城相比,还真是有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呢!

说不定,在沂水城里,排名前五的家族,都比他们天幽城的首富更加富有呢!这些事情啊,她小菊儿也只能随意猜猜而已,事实究竟如何,她也无从得知了。

在玉甄轩挑选了一块合适的玉佩后,小菊儿和邹大娘在上水城的客栈住了一晚。

第二天,邹大娘说她好像看到了一个熟人,想去打打招呼,所以,小菊儿就独自在客栈待了一天。

唇角边泛起一丝微笑,小菊儿想着:这个邹大娘啊,还真是不会说谎,竟然说自己在上水城里看到了熟人,而她,竟然也相信了。现在想来,不知为何,小菊儿只觉邹大娘这人,甚是可爱呢!

虽然“无功不受禄”,但是,既然这块玉佩,是邹大娘对自己的一番心意,两人日后,估计也很难再见面了,所以,小菊儿就收下了这块“意义非凡”的玉佩。

之后,小菊儿坐上了商队的马车,随着他们一起去到了泸城。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边少了邹大娘的陪伴,小菊儿在泸城待了几日后,想了想,还是决定再往前方去看看。这里,似乎并不适合她生活呢!

从泸城出发,小菊儿随着另一个商队,去到了漠城。

因为邹大娘告诉过小菊儿,到漠城需要注意的事情,所以,小菊儿在漠城里,并未久留,而是随着商队一起,再次出发,来到了洛城。

小菊儿知道,这个商队,他们最终的目的地是北城,到漠城和洛城,都是短暂地停留两三日,所以,她才会选择这个商队。

第一次来到洛城,不知为何,小菊儿对这里的印象十分不错。

在洛城住了两日,她立马就决定了,自己要留在这里。所以,当商队的负责人通知她,次日一早就要出发的时候,她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也婉拒了对方的好意。之后,商队如期出发,而她,则留在了洛城。

离开苏府的时候,小菊儿的身上,还是有一些碎银和银票的。这些,是她在苏府这些年积攒下来的月俸,也是她在得空时,接的一些刺绣活计,赚得的银两。

当日,她放入三小姐包袱中的,除了各种金银首饰和玉器,还有她自己赚得的一半积蓄。她想,这一半积蓄,她省着点儿用,再找个靠谱的活计做,接下去的生活,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还别说,在洛城待了几日,她趁机四处转了转,倒是发现了好几户人家都在招工呢!

排除了照顾小孩和老爷少爷的活计,小菊儿打听到了,有一萧姓人家,他们府上,要为生病的大小姐,招一个专职伺候的人。

这样的活儿,为何招了大半个月,依然还未招到合适的人选呢?

因为,萧老爷和萧夫人,对挑选萧大小姐身边的服侍之人,那提出来的要求,可以说是相当的“严苛”了。

像是年龄不得超过双十年华,长相不能太过平庸,身体要健康,身材要匀称,还要能够读书识字,在大小姐生病期间,还要念书给大小姐听。当然,若是会抚琴和作画,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的人选,他们会优先考虑。

小菊儿对萧府的用人标准,实在是“大为震惊”!

这萧老爷和萧夫人,哪里是在为女儿挑选婢女,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萧府是在为自己的儿子挑选媳妇呢!

虽然,萧府提出的要求,小菊儿“恰好”全都符合,但是,对于这样的府邸,她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游移不定”的。

如果,萧府在招人时,都能如此“严苛”了,那么,真正进入萧府干活的话,还不知道会如何“挑剔人”呢!更何况,萧府也并未将具体待遇给张贴出来,所以,小菊儿想了想,这样的活儿,不做也罢,省得日后麻烦。

小菊儿又用了几天时间,在洛城里四处走走看看。

但是,打听来打听去,都没有找到令她觉得合适的活儿,她的心情,也因此而变得有些低落了起来。

有一瞬间,她甚至动了直接离开这里,回到南方的念头,但是,很快,这样的想法就被她给否决掉了。

说起来,天幽城算是她的一个伤心地了,如今,她都快要去到天来国的“极北之地”了,若是再打退堂鼓回去,那么,她才是真的“有些傻”呢!

所以,在思前想后了一番后,小菊儿决定了:自己,再等等看。实在不行的话,她就一鼓作气去到北城好了,在北城,她总不至于找不到合适的活计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