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稼轩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枫岳镇上,在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夜里,真可谓是热闹非凡了。
虽然,小镇上的风景和装饰,远不及大城繁华和精致,但是,崔润甫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枫岳镇啊,也算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了。
语汐听了郑勤的动人示爱,她的心,欣喜不已,而她的情,也早已由她那双仿佛会说话的双眸中,满溢而出。
这样情话,她听在耳中,虽然还是难免会觉得有些害羞,但是,比起羞意,她心里甜蜜幸福的滋味,却是充盈在整个心田的。
望着郑勤明亮的双眼,她语笑嫣然,对他回道:
“郑大哥,我的夫君,我也爱你!”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这一刻的美好,尽在不言之中。
欣赏完了五颜六色的烟花,两人重新戴上猛虎面具,选了一处少有行人的小路,绕回了客栈里。
次日,他们在枫岳镇上买了一些糕点和边果,两人一路从枫岳镇,走回了郑吴村。
一来,他们也不赶时间,正好可以好好感受,这一路上的风景。
二来,郑勤知道另一条回家的路,他本来不打算尝试,但是,在语汐的鼓励下,他还是试着走了一番,结果,这条路,倒是让他有了新的发现。
三来,两人也是有意避开郑吴村的人,毕竟,除了孙大娘和老村长,整个郑吴村里,也没有人知道郑勤回村了。而且,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语汐。
现在的他们,不仅是要熟悉郑吴村和郑吴村周边的环境,而且,他们彼此之间,也需要单独的时间,好好熟悉一下彼此,这样,他们之间的默契和配合,才会更加自然、更加心有灵犀。
回村后,郑勤将心中的想法和打算告知给了语汐,语汐听了,对于郑勤做出的决定,深表认同。
只是,郑勤的想法虽好,目前,却还不是时机。所以,等一切都具备后,就只欠“东风”了。
语汐趁着不用出门的日子,给郑勤做了两套新衣,她自己,也顺手做了两件衫裙。
现在,还是寒冷的冬季,等春暖花开之际,她做的衣服啊,就能派上用场了。
身上穿着婆婆生前的衣物,她可是很喜欢,很开心呢!在郑吴村里,她啊,可就是靠着婆婆的衣物过冬了。
这段时间,郑勤也没闲着。趁着雪水消融的日子,天气正晴,他将后院的那块菜地,给重新翻了翻土。
家里的每个房间,他也全都重新检查了一遍,屋子里有什么东西,各种工具具体都放在哪里,他的心里,也全都有数了。
这个空置了好些年的郑家宅院,经过郑勤和语汐的整理,倒是越来越有家的样子了。
仲春过半,郑勤开始去翻动郑家的“贫地薄田”了。
语汐本来想跟着一块儿去,但是,被郑勤温柔地劝住了。
他告诉语汐,自己家的田地,这么多年没看过,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等他将田地弄出一个“像样”的成果了,到时候,语汐再和他一起去地里看看。
现在,虽然马上就要入春了,但是,春寒料峭的,天气,还是太过寒冷,所以,他出门的时候,语汐只用留在家里,或是做做衣服,或是看看书,他啊,日落之前就会回家。
语汐听了郑勤的一番“解释”,虽然她的心里,还是很想跟在郑勤身边陪着他,但是,考虑到两人回到郑吴村还不算太久,而且,郑勤也有很多东西,需要重新熟悉,所以,她啊,还是好好待在家里,等着他回来就行。
郑勤出门的这几天里,语汐也尝试着自己下厨了。
虽然,以前的她,很少有机会亲自下厨,但是,不管是在季府,还是在鲁书城的时候,她啊,也是有进过厨房的,只是,能够让她发挥的菜色不多就是了。
现在,趁着郑勤去地里干活儿的空隙,她凭着自己为数不多的记忆,倒是做了几道像模像样的菜呢!还别说,也配得上“色香味俱全”五个字了。
语汐第一次用郑家的厨房时,郑勤并不在身边,所以,当郑勤回家,看见了“灰头土脸”的语汐,还“大惊失色”地,以为她发生了什么事情。
知道语汐是被木炭和烟灰熏了之后,郑勤倒是十分难得的大笑出声,反而是语汐见了那样的郑勤,又一次体会到了心动不已的感觉。
她也是那时才知道,原来,她的郑大哥啊,竟然能够笑得如此开怀,如此爽朗呢!她啊,真是爱看他笑容灿烂的模样。
原本,郑勤是不打算让语汐做厨房里的事情,但是,语汐对于自己是郑家媳妇的身份,十分认真,也十分坚持。而且,语汐说她喜欢下厨,也该适应郑吴村的生活,所以,郑勤在细细思索一番之后,也同意了语汐的决定。
不过,郑勤也有自己的坚持,那就是洗碗这件事,他是一定不想语汐去做的。
现在,天气寒冷不说,而且,他也不想语汐伤着或是冻着,所以,洗碗这活儿,全都交给他来负责就好。
语汐知道郑勤对她的关心和爱意,很是柔顺地同意了郑勤的提议。
虽然,她自己觉得,洗碗这件事对她并无大的妨碍,但是,既然郑大哥会为她感到心疼和担心,那么,她欣然接受就好。
两人达成了“共识”,郑勤也告诉了语汐,如何才能掌握好火候,厨房里各种工具的搭配使用,郑勤也一一告知。而语汐,在看过听过之后,也是很快就记了下来。
此刻,在厨房里忙碌着的语汐,做起菜来,已经完全能够得心应手了。看样子,“熟能生巧”这句话,还真是不错呢!
日落之前,郑勤回到了家中。
吃过晚饭后,郑勤将这几日里发生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语汐。
原来,郑勤去到地里干活,碰见了好几个同村的人。大家没见过他,所以,倒是很好奇地问了他一些问题。他也没有排斥,人家问,他就答,几天过后,整个郑吴村里的人,都知道郑有书的儿子回村了。
郑有书的儿子郑勤回村了?还成了亲,娶了媳妇?现在,就住在村尾郑家宅院里?
一时之间,整个郑吴村里,大家都在讨论着郑勤的事情。
自从郑勤的爹娘离世,而且,十岁不到的郑勤也消失不见后,大家对村尾的郑家宅院,那可是相当“敬而远之”啊!就连和孙大娘交情比较好的几位大娘,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过后,才敢“大着胆子”来到孙大娘家作客。
其实,村里的流言蜚语,向来也不少。
有说郑勤的娘天生命薄的,有说北方人不该娶南方人的,有说村尾宅院邪乎的,有说郑勤不该生在郑家的……
以前,那些人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背后说,当然,也有些自觉胆大的人,碰见了郑家人,还会当面出言讥讽几句。而郑勤的爹娘,对于这些不实的谣言和恶意的诋毁,并不会去争辩什么,也尽量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
后来,两人因病离世,那些人的数落和嘲笑,更是没有停过。若不是老村长帮着郑家办了后事,郑勤一个小孩子,又哪里有办法,能够让爹娘入土为安呢?
十岁的郑勤,之所以会离开这个“人情冷漠”、“村民愚昧”的村子,自然是有原因的。
在他离开之后,那些人又说了什么关于郑家的闲言碎语,他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的郑吴村,比他记忆中的样子,倒是好看了不少,而那些同他打招呼的人,似乎,也还算是客气和善。
或者,在村子里的人看来,他啊,该是早已去到了远方,甚至……
甚至啊,早已不在人世了吧!
如今,时隔多年,他又突然出现,大家会有这样的反应,他,当然也不会觉得奇怪。
喝了一口茶后,郑勤看向语汐关心的双眼,心里觉得温暖,唇边,也有着淡淡的笑意,他开口对语汐问道:
“汐儿,你猜,今天我碰见了谁?”
语汐闻言,略微思索了片刻后,轻摇了摇头。
她实在想不出来,郑大哥在经历了那样伤心无助的童年后,在这个村子里,还有谁,能够让他露出这种轻松惬意的笑容。
郑勤见语汐的脸上,似乎还带着一丝“轻愁”,他立马靠近了语汐,伸出右手,轻轻抚上了她的脸颊。
两人四目相对,郑勤语调轻柔,开口对语汐安慰道:
“汐儿,以前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你别为我担心。”略微顿了顿后,郑勤又道,
“不说那些事情,我因为遇见了你,早已不去在意,就说如今的郑吴村,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了。所以,我们啊,不用去想那些过往之事,只要过好我们如今的生活就行。汐儿,你说好吗?”
郑勤知道,若是两人经历互换,他也定是会为汐儿感到心疼和不平。
但是,在他的人生,因着汐儿的到来,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时,他的心态,也早已随之改变了。所以,汐儿对他的关心,他啊,只想好好珍惜,不想汐儿为了他,反而变得“多愁善感”了。
语汐因郑勤的一番话,感到了释怀和安心。
是啊,既然郑大哥已经完全放下了过去的那些不愉快,她自己,又何必再去计较这些人的是是非非呢?
如今,他们只用过好自己的生活,别人的想法和眼光,他们,不用在意就行了。
唇边,绽放出一个明媚的笑容,语汐点了点头,开口对郑勤回道:
“夫君,汐儿都听你的,你的想法很好,汐儿完全认同。”
说完,两人都笑了开来。
语汐想起方才郑勤那副愉悦的样子,对他笑问道:
“夫君,你还没说,今日,你究竟碰见谁了?”
郑勤闻言,微微调整了自己的坐姿,开口对语汐回道:
“汐儿,我今天,碰见了村长的儿子方正。准确来说,应该是方正特意过来地里找我。”
“村长的儿子?那不就是老村长的孙子了?”语汐有些惊讶地低问。而后,她又开口问道,
“村长的儿子,他找你,该是有什么事情吧?”
“嗯。”郑勤点了点头,开口对语汐答道:
“方正说,大家都在一个村子里生活,他作为下一任的村长,想多了解村子里的每一个人,也希望大家对他,都有一定的了解。我和他简单交谈了一番,觉得他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
停顿了片刻后,郑勤又补了一句,
“或者,他会是我在郑吴村里的第一个朋友。”
语汐听了郑勤的形容,对方正此人,倒是有些好奇。
究竟是怎样的人,会让郑大哥想要和他做朋友呢?她只能说,此人,定是不简单啊!
语汐想,日后,有机会的话,自己自然能够见到方正。毕竟,郑吴村的下一任村长,就是这个方正,而且,她和郑大哥在这里生活,也是难免要和方正打交道了。
见郑勤心情很好,语汐对他笑道:
“夫君,郑吴村即将有这样一位村长,确实是件好事。既然你和方正十分聊得来,那以后你有时间,可以多和他交谈交谈。正好,你计划的事情,也需要村里人的配合和帮忙呢!”
郑勤闻言,很是肯定地点了点头,开口对语汐赞许道:
“汐儿,你真不愧是为夫的好娘子啊!咱们倒是想到一块儿了。方正今日过来找我,和他聊过一番后,我发觉,他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为村子打算的人。所以,我的计划,确实可以提前说给他听。”
喝完最后一口茶,郑勤开口续道,
“我要和你说的是,方正已经和我约好了,明日,我们一起将郑吴村周边的环境查看一番,中午,我就不回来吃了。村里有一个叫谢天的人,他现在一个人住,方正和他关系不错,明日,我们在他家里吃午饭就行。”
说着,郑勤望向了语汐的双眼,有些愧疚地对她说道:
“汐儿,这段时日,我可能都得早出晚归了,你一个人在家,可还习惯?”
语汐见郑勤的眼中,是对自己的关心和担心,她笑了笑,开口回道:
“夫君放心,这里的生活,汐儿早已习惯了,一个人在家,汐儿也没关系的。夫君要做的事情,尽管放手去做就好,汐儿啊,可是十分支持夫君的呢!”
郑勤闻言,忍不住伸出双手,将语汐轻拥入怀。
他的汐儿啊,总是这样善解人意、贤良淑德,他能够拥有这样一位贤妻,真是他此生最大的福气啊!
低下头来,在语汐的头顶,落下一个轻轻的吻,郑勤又抱紧了语汐,开口对她说道:
“汐儿,等这段时间过后,我们的想法实施,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我会带你好好看看郑吴村和它周边的环境。到时,天气也开始变得暖和,很多事情做起来,就会方便很多了。”
语汐靠在郑勤的怀中,听着他沉稳的心跳,感受着他温暖的体温,她的心里,是甘美,也是甜蜜。
郑大哥啊,他的夫君,他总是会将所有的想法和打算,以及要做的大小事情,全都告知给她,而且,还会询问她的想法和意见,能够嫁得如此良夫,她,怎能不感恩,怎能不满足呢?
郑大哥要做的事,可是一件能够造福全村的好事,她啊,作为郑大哥的妻子,当然会全力支持他。
目前看来,这件事情,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她,还真是期待事成之后的成果呢!
语汐回拥着郑勤,柔声对他说道:
“夫君,不用着急,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慢慢看这里的山山水水。现在,你只用专心做好眼前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事啊,我们一起面对就行。”
郑勤闻言,对语汐点了点头,轻轻回了声“嗯”。
此刻,两人相拥而坐,在这安静的夜晚,似乎能够听到彼此的心跳声。夜,美好而静谧。
次日一早,语汐亲手为郑勤做了两个葱花油饼,而肉丝粥,则是郑勤更早起来煮好的。
两人吃过早饭,郑勤对语汐交代了几句后,就出门了。
一个人在家,语汐也没闲着。趁着时间尚早,她将屋子里和院子中的地,全都扫了一遍,之后,她就坐在屋中的窗边,开始看书了。
以前,在季府里,每日,她至少都会看上半个时辰的书。如今,到了这郑吴村里,很多的事情,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她的心,也能够安静下来,好好看看书了。
郑家宅院里,本就有很多书,语汐猜想,那都是公公留下来的。而且,婆婆识字,看过的书,也不在少数。如今,这些书,全都到了她的手中,她啊,可是要好好珍惜才行呢!
还好,之前郑大哥得空时,他们一起将蒙了灰尘的书,全都整理了一番,不然,此时此刻,她又哪里能够如此“悠闲”地看书呢?
屋内,佳人倚窗,而屋外,则阳光正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