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时,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

已经一个月没有上朝的皇帝耶律贤居然强撑着病体坐在了龙椅之上。

大部分大臣虽然惊讶,却也相当兴奋。

这些天皇帝病重,无法上朝。

朝堂上派系林立,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双方之间已经势同水火。

再这样下去,没等着外部的敌人打进来。

大辽自己就分裂了。

如今看到皇帝上朝,众人又都有了主心骨。

耶律贤今天的气色不错。

“各位爱卿,朕收到密报,如今东海女真又蠢蠢欲动,不知该如何处理啊?”

殿中一些猛将立刻大吵大嚷起来。

“那些女真蛮子,记打不记好,那还有什么说得,杀了他们,以绝后患!”

耶律贤适却皱起了眉头。

自己怎么不知道东海女真那又出了幺蛾子。

皇上现在说出这件事,目的何在?

耶律贤点了点头,“朕也这么想。这些年来,东海女真自以为地处边陲,降了又叛,叛了再降,反复无常,看来是应该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了。”

“只是,派谁领兵前去比较妥当呢?”

立刻有几员猛将出来争抢。

眼看着都要打起来了。

耶律贤看了一眼还在沉思的北枢密院使耶律贤适。

“北枢密使大人,你看应该派谁去呢?”

耶律贤适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圈套。

只是现在皇上的意图自己还不清楚。

那就不能轻易发言了。

于是耶律贤适说道:“还请皇上作主。”

耶律贤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又看向南枢密院使高勋说道:“高卿家,你觉得应该派谁去呢?”

高勋心里哀叹一声,还是躲不过去。

可是现在的他,经过了昨天被耶律贤的召见,再也无法置身事外了。

于是高勋把心一横,说道:“皇上,此次东海女真再叛,需要派一个得力之人前去。而这个人必须要有很大的威望,纵观全朝上下,臣以为只有辽王可担此重任。”

北枢密院使耶律贤适有如被五雷轰顶。

他终于明白了皇上此举的含义。

是要支走辽王。

没有了辽王,他们这群人就没有了支持的核心。

一旦有一天,皇上身体有变。

辽王身在东海,鞭长莫及。

于是情急之下,他大喊一声:“不可!”

说完之后,他顿觉失语,立刻闭上了嘴。

皇帝耶律贤则微微一笑。

“耶律大人何出此言啊?”

耶律贤适尴尬地一笑。

“皇上,辽王现在正在重整‘皮室军’,实在是分不开身,依臣看来,还是另择他们吧!”

这时,殿中的群臣也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立刻都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这些契丹贵族大部分都是支持耶律只没的,说起话来也没有什么顾忌。

而一些汉臣自然要支持高勋。

双方吐沫横飞,就差没喷到对方脸上了。

汉人多是文人,还要讲究些人臣礼仪。

那些契丹人则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可讲。

已经开始在问候汉人的女性亲属了。

大辽皇帝耶律贤见状,皱起了眉头。

重重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案几。

殿下众人闻声立刻停止了争吵。

皇上现在虽然是个病夫,可到底也是皇上。

别的不能,要了自己的小命,还是可以的。

耶律贤见众人都不再言语了,冲着耶律只没说道:“辽王,你意理如何?”

耶律只没面无表情,躬身一礼,“臣弟愿意赴东海,平定女真叛乱。”

耶律贤见耶律只没答应得如此痛快,心里也十分畅快。

当下连连点头,口中不住称赞耶律只没能识大体,为国分忧。

耶律只没则在心中腹诽。

自己敢不答应吗?

如果今天自己不答应,恐怕都无法全身走出这金殿了。

耶律贤适一系契丹贵族见辽王已经应承下来,也不好说什么了。

当下辽国皇帝耶律贤亲封辽王为征东将军。

统领东京道五万部族兵马,征讨东海女真。

直至东海女真灭族为止。

这就是让耶律只没留在东海的节奏了。

然后耶律贤又当朝宣布,将南院太保耶律休哥从南京调回上京。

继任“皮室军”统制一职。

并着手恢复“皮室军”。

自从“皮室军”上次被赵德芳重创,就一直没有恢复。

现在眼看着皇帝将亲军交到了耶律休哥手中,就是傻子也明白。

耶律休哥倒向了皇帝一方。

这一次影响深远的早朝为辽国的血腥内乱埋下了伏笔。

也许连耶律贤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自以为的万无一失的安排,却因为自己的百密一疏而露出了巨大的破绽。

下了早朝后,辽王耶律只没的王府大门差点没被敲碎了。

可耶律只没留下话,谁都不见。

府中的耶律只没却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

把自己关在书房中放声大笑。

边笑边说道:“你们都想利用本王,岂不知本王也是在利用你们吗?”

突然拔出一把弯刀,挥动之下,将桌角砍去一块。

“本王如今已经知道,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又怎么会任你们摆弄呢?你说是不是,陈先生!”

这时书房中突然传出一个汉人声音。

“恭喜辽王殿下得偿所愿。这一去,如潜龙入海,再无人可以制约了。”

待到那人从阴影中露出了面容,正是在湘王赵德昭军营中消失的陈世玉。

原来他见赵德昭已经必败无疑,收拾了一些金银细软。

在几个心腹的保护下,逃出了大营。

可是大宋虽大,哪有他容身之所。

于是他把心一横,辗转来到了辽国都城上京。

他一副文士模样,无意中邂逅了同样以文士外表迷惑人的辽王耶律只没。

几番交往下,陈世玉敏感地察觉到,这个辽王没有他表面上看来的那么软弱和无能。

这又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主。

又经过了几番试探,二人终于答成了一致。

陈世玉自以为在辽国找到了靠山。

辽王耶律只没也以为自己找到了智囊谋士。

陈世玉为耶律只没积极谋划。

认为现在朝中局势对其极为不利。

耶律只没现在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对其成就大业弊大于利。

现在辽国皇帝病情加重。

他是一心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幼子。

耶律只没已经成为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必欲除之而后快。

即使辽耶律只没侥幸逃过一劫。

登上了皇位。

没有绝对的实力,也会在一众权臣的操控之下举步维艰。

现在必须离开这个漩涡中心。

到外面去发展自己的势力。

只有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才能安心地发展。

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东海。

那里有女真部。

女真部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天生的战士。

作战勇猛。

辽国也有一句俗语: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以狩猎为生。

都是天生的好猎手。

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那将会一大助力。

而现在耶律只没虽然挂着“皮室军”统制的名。

可并没有统兵的实权。

即使耶律只没想将“皮室军”被满三万人,也在耶律贤的阻挠下,千难万难。

所以留在上京这个是非之地就是作茧自缚。

于是在陈世玉的谋划下,耶律只没与东海女真部取得了联系。

答应他们,一旦自己最后登上皇位,便给他们肥沃的土地和成群的牛羊。

而条件就是助自己一臂之力。

女真部在认真考虑后,一致认为自己生活的环境太过恶劣。

这也导致了女真部人丁不旺。

为了以后的生存和发展,便和耶律只没答成了协议。

然后一切都按照了耶律只没和陈世玉的计划进行。

为了把耶律只没赶出上京,耶律贤果然让他到东海平叛。

这一去,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等到耶律只没再回上京时,麾下十几万人马。

还有满万不可敌的上万名女真战士。

那时才又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