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歌,半个月不见,现在应该叫你韩师弟了!”福小公子很高兴。雷先生曾经桃李满天下,但留在他身边的,只有他福宝宝一个。现在又多了一个师弟,而且雷先生还把学堂搬到韩家。对于福小公子来说,简直是美梦成真,从今以后,他就能天天吃到韩家的饭菜,想想都是一件美事。

杜子铭也趁机道恭喜,“恭喜你,文歌!雷先生是有大造化的,你跟着他学准没错,一般人还可进不了他的门。”

“那可不!当初我表哥拜雷先生为师,雷先生还没收呢。雷先生说他:此子聪明有余,可惜心思不全在学业上。”福小公子很欢乐地拆杜子铭的台。

心思不全在学业上,这话丹凤很是赞成。心思在学业上,从商怎么会那么成功呢?

杜子铭反笑福小公子,“你看你哪有个做师兄的样?”

福小公子不服,大手一挥,“哪里不我像师兄了?师弟,你今天跟着师兄我混!今天想吃啥买啥,师兄请客!”

二宝虽然财迷,却从不占小便宜,闻言连连摇头,“不,不用了。我们自己带了钱,也已经买了不少了。”

吃了不少小吃,还买了两匹布,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亚麻布,放在几个月前,他们是不敢这么花的。这在福小公子年来,简直是九牛一毛,福小公子难得有个师弟,怎么肯轻易放过,“不行,不买也得买。不买明天我告诉先生去,你不尊重我这个师兄!”

居然还能这样,二宝一时左右为难。

杜子铭趁机邀请丹凤去看看他的摊位,大宝趁机说要去看看卖糕点的店,丹凤给了他五十个铜板。

这次游灯会拢共三十个摊位,杜子铭就占了三家。

不出丹凤他们所料,那家卖肉松饼的,正是杜子铭的。

第二个也巧了,正是丹凤买布的那一个摊位。

还有一家在队尾,是来推销羽绒服的,摊主带了四件衣服,两件适合成人的,一男一女。这两年胖子少,都是大众身材可以穿的。另两件适合十岁男女童的。四件衣服不是卖现货的,只是订购看货。

有杜子铭这块金字招牌在,别人也不怕订了货拿不到。

他们看了一会,就订出去三件。一件二两左右,收订银一两。

“杜少爷真会做生意!”丹凤感叹道。听福小公子提过,杜公子还有十几个庄子,在其它地方还不少生意。关键是,这些都是他自个的生意,不是家里给的。

丹凤觉得自己家发展不错,跟杜子铭比起来,那就是凤毛麟角。

“你也可以的,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三年前,我那个时候也在三羊镇呆了半年,手上的钱还没你多。”

杜子铭显然是想安慰她,可在丹凤看来,更像是凡尔赛,果然是个直男。

“谢谢你。我家有如今的状况,我已经很满足了。”丹凤道谢。

杜子铭还想说什么,突然有小厮来找他,“这位公子,我家老爷有请!”

“不认识,不去!”杜子铭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小厮怕回去无法交差,腆着脸,“公子,我家老爷姓李,前面抛绣球的是我家小姐。”

哟,这是桃花运来了,丹凤冲杜子铭眨眨眼,“我不打扰你的。我去找找大宝!”

杜子铭却不肯轻易放她走,挡在她前面,“你去哪?不是说好了一起游玩?”

丹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肯定是对那位李家小姐不感冒,拿她当挡箭牌呢。不过看在杜子铭平时合作时大方的份上,她决定帮帮他。

她对小厮说,“这位小哥,请您转告诉李老爷,我哥哥已经有未婚妻了,到时再请他吃喜酒!”

“喜酒就不必了!”小厮一脸失望地走了。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韩丹凤跑,杜子铭也跟着跑,跑得远远的,确定小厮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才气喘吁吁地停下来。

“哈哈哈……”

“哈哈哈……”

两人相视而笑。

“那个李家三小姐长得很丑吗?”丹凤很是好奇地问。

李家三小姐丑吗?这个问题杜子铭还真没关注过。丹凤还远远地看到绣楼上的女子戴着个面纱,身材窈窕,杜子铭却连那个方向都没看过。

在今天之前,她也不知道李三小姐是谁。

杜子铭摇头,“我也不清楚。我又不认识他,是丑是美关我何事!”

丹凤竖起大拇指,“有没有人说,你很嚣张!”

杜子铭认真想了一下,“你是第一个。”

“是吗?”韩丹凤显然不信。

这个晚上姐弟三都收获不小。

被杜子铭刺激到,丹凤有了更高奋斗目标。大宝从糕点得到了启发,做出了各种颜色的馒头,虽然在大人看来都没区别,却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二宝跟着福小公子,找到了几处买旧书的,还有收手抄搞的,还有哪里的纸便宜又好用,哪里的笔好写。

回到家,发现喻氏的生意还真不错。就连韩十三守着的超市,也赚了八十五文,这几乎是初八开张后卖得最多的一天。

韩家人就如何使用“空间”进行了一番讨论。韩丹凤虽然很想种玉米,可一平米的地方实在种不下几颗。

韩十三说:“入冬后韭菜已经不大长了,我们可以把韭菜移进去。”

二宝很是赞成,“好久没吃过炒合菜了!”

韩丹凤也觉得好。

“那挖韭菜苗的事包在我身上!”二宝主动提出。

韩十三怕耽误他的课业,“还是我来吧,别耽误你的课业。”

二宝却没答应,“爹,没事了,雷先生说要劳逸结合,好读书但也不能读成书呆子。”

也没多少事,韩十三也没继续跟他争。第二天就是十六了,韩十三也不闲——东厢要开工了。有那心急的,像王三虎,早在今天晚饭后就赶过来了。

王三虎说,“家里什么都好,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吃惯了韩家的菜,回去吃大鱼大肉都觉得没味。”

说罢,还跑喻氏的小吃店买了份猪耳朵,有滋有味地吃完才心满意足地睡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