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过去了,韩家市场的十二个需要收费的摊位,有十一位摊主留了下来要长租,卖米的那位摊主隔李家村太远,且没剩多少米卖了,就没有长租,而是隔几天来一次,按天出租钱。长租的十一个摊位,每个摊位按照位子每月五到十五文租金,韩丹凤拿着算盘一番拨弄,算出正好一百文一个月。
剩下的一个摊位丹凤也没让它闲着,有人租的那天就租出去,没人租的那天就给免费摆摊的村邻。
罗毕氏那么一闹,她妹妹林毕氏很长一段时间看到韩家人都不好意思,也就没来摆摊。她不来摆摊,也有那些家里鞋子囤得多的,瞅准机会来摆。这么一带动,李家村的人都知道韩家市场每家可以免费摆两天,心思活泛起来,有那吃不完的芋头、地瓜,或者自己家纺的布之类的,都拿来摆摊卖了。
这么一来,仅有的三个免费摊位就很有些更不应求。没办法,丹凤只好给他们排上队,谁要来摆摊的,提前来报个名,按报名的先后顺序安排。一个小小的门面,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李家村几乎家家参与,平时买个东西,也是优先来韩家市场或超市买。实在没有再去镇上。
韩家市场给韩家带来的并不止那一百多文的租金,还有人流,小吃店和超市的生意都变好了,由原来的平均每天一百文,渐渐涨到了每天一百五十文,甚至有更多的趋势。喻氏和大宝分别管着小吃店和超市,每天忙得脚不着地,脸上的笑容却是掩盖不住的。
超市生意好了,进货量也就大了。这天丹凤陪着韩十三去进货,却遇到了难题。
进货价又涨了,甚至比第一次拿货时还贵,按这进价,利润只有之前的一半。韩丹凤追着店主问原因,店主很高冷,并不多言,只是让他去别家去进货。
一家如此,第二家又是如此,第三家还是如此。
连老实人韩十三都发现不对劲,“丹凤,我看这事肯定是有人背后使手脚。”
丹凤也看出来了,可是一时间并想不出他们得罪过这样的大人物,“爹,您别着急,今天看来是进不成货了,您先回去,我去找青松,他跟这些店主熟!”
杜子铭的住所丹凤不清楚,她只好去找福掌柜。福掌柜告诉她,杜子铭的娘和大哥来了,杜子铭这几天都陪着,清风正跟着。他让丹凤先等等,叫了店里小二去找青松。
半个时辰后青松才过来,听丹凤说明情况,他也奇怪,那些店不仅是他跟着丹凤去过,杜子铭也打过招呼,而且最近跟杜子铭合作并没表现出异常。
青松于是陪丹凤去,这是一家农具店,店主看到青松,不再高冷,而是笑脸相迎,只是青松一说到韩丹凤进货,店主的眼神就不由躲闪,拒不降价。被逼急了,只是请青松不要为难他。
还能说什么?韩丹凤只好主动告辞。
店主松了一口气,主动让店里小二送他们。出了店,到了店主看不到的地方,韩丹凤塞了三个铜板给小二。
小二告诉他们,有厉害人物来打了招呼,他们店惹不起。问起对方的身份,他并不知道,只知道不是本地人。
不是本地人的厉害人物?怎么针对起她这个小人物,韩丹凤一直摸不着头脑。青松欲言又止,说会帮她把这件事告诉杜子铭,让他解决。
跟青松分开,韩丹凤并没有急着回家,她又在镇上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两家之前没合作过的,这两家没被打过招呼,进货价跟她首次拿货价差不多。
丹凤一想,现在超市也走上正轨,不担心卖不出,于是拿了两倍的货,店主答应再降半成。
虽然还差一点点,目前能拿到这个价也不错了。
韩丹凤回到家,正准备做晚饭,听到萝莉音提醒,“主人,你的韭菜可以收了!”
这么快?种下去才五天。韩丹凤意料转动间,果然看到绿油油的韭菜。她把韭菜全割了。这空间的好处,割韭菜并不用她亲自动手。
“恭喜主人,再割一次韭菜就能升级空间!”萝莉音继续提醒。
这声音一如既往的熟悉,韩丹凤跟对方开玩笑,“系统,你这是同时兼职空间客服?”
对方静默片刻,回了三个字,“好像是!”
哈哈哈,韩丹凤被这系统逗笑了,“你说再割一次韭菜升级,那升级后有什么待遇吗?”
“升级后空间面积变成两倍,收割时间缩短百分之一。”明明是萝莉音,回答却很机械。
时间缩短百分之一,也就是缩短一小时,这个不明显,倒是面积变两倍,不就有两平方了,韩丹凤很期待。
韭菜割完了才想起,现在并不是吃韭菜的时候,家里人来人往,总不能自家人偷着吃。
这个问题难不倒韩丹凤。她想好了对策,就说今天在菜市场看到的,比平时的价还贵了那么一点。她大大方方的做了道炒合菜,剩下的韭菜准备用来包饺子放店里卖。
自从入冬没韭菜,韩家也很久没吃过这道菜了。雷先生也是第一次吃,这位先生桃李满天下,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书呆子,就是吃饭也是食不言,跟他熟悉以后,让人跌破眼镜。
因为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也是因为怕雷先生跟王三虎等人同一桌不习惯,韩家已经分成了两桌吃饭。结果没几天,雷先生已经与王三虎称兄道弟,再加上福小公子,这三人是固定坐一桌的。
炒合菜一上桌,这三人同时伸出筷子。
“好吃,真好吃!”这是王三虎。
“人间美味,小丹凤这手艺真不错!”这是雷先生。
“味道真好,我觉得韩姐姐做的这炒合菜比聚福楼的好吃。”这是福小公子。
大家吃得高兴,丹凤也高兴。能不更好吃吗?聚福楼用的是大棚的韭菜,她这可是用的空间的韭菜。
饭刚吃完,孙林来了。他并不是来送鸭毛的,而是来报信的,他们村上有人要卖牛,他知道韩十三想买,第一时间来报信。
“哎哟,今天刚进完货,手上没钱了!”韩十三很苦恼。
喻氏和大宝把身上的钱凑了凑,有将近二两,这是小吃店和超市的收入。二两虽然不少,可孙林说了,人家开价七两银子。这对于一头成年公牛来说,不算高价了。
韩丹凤二话不说,拿出八两给韩十三,“爹,这钱你拿着,先把牛买了吧。”
虽然她身上的钱韩十三说了不动用,这不是特殊时刻么!自从开始盖房起,韩十三就心心念念买头牛,好不容易有机会了,怎么能放过?更何况,韩丹凤也希望家里能有头牛,配上板车就是牛车了,做什么事也方便。
韩十三头摇成了拨浪鼓,“不行,不能动用你的钱!”
他已经放话了,怎么能自食其言?而且罗毕氏前几天才来吵过,更让他感觉到姑娘大了,韩丹凤手里的钱他想帮着置办门面或田地。
韩丹凤强塞给韩十三,“爹,我们是一家人。这钱您先用,到时有钱了再给我也行!这牛可不会等我们慢慢赚钱呢!”
韩十三一想也是,不过他拿出三两,“用不了这么多,你娘他们那里还有二两,这些你先收着!”
韩丹凤继续推,“爹,你先拿着,万一牛不止七两,就错过了。回头再还我就行。”
“好吧。”韩十三收好钱,跟着孙林走了。
快要吃晚饭的时候,韩十三才空着手回来了。
“这是没买到牛?”喻氏问韩十三。
韩十三咧嘴直笑,“买到了,幸好咱闺女让我多带点钱。那家人看买的人多,加价了,多要一百文。我第一个拿出来的,就卖给我了。”
“那牛呢?”二宝伸长脖子,也没看到牛。
韩十三挠挠头,“牛啊,帮我赚钱去了。”
原来,韩十三感激孙林特意来报信,想着这段时间也用不上牛,就把牛借给孙林拉车去了。孙林坚持要出十文一天租下来,韩十三哪肯要,他又不是买来出租的牛,到时自己要用了肯定要优先自己用,最终推来推去,韩十三答应一天收五文。
二宝算了一下,“不错不错。五文一天,一年能有一两八钱银子,四年就能赚回一头牛啦!”
丹凤敲了他一下,这个二宝,整天钻钱眼里了。
韩家才把牛租出去,马上又有人来租市场的摊位——林大壮家林毕氏摆过两次摊,每次都能赚大几十文,觉得这生意大有可为。她做鞋子,闺女可以帮她纳鞋底,母女两动作快,两天就能做出三双鞋。林毕氏也是不长租,她想的是七天租一次,这样每次都能有十来双新鞋拿来卖。摆摊也不用她亲自来,她家二小子就可以,这样不耽误她做鞋子的时间。
丹凤高兴啊。没想到李家村的人这么奋进。现在林毕氏开了个好头,相信那个摊位不愁租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