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帐起,一片春光。

第二日,便是陆风影辞行之日。

戚楚潇撑着身体早早的起来,瞧着沈素小猫一样的抱着被子,不禁摇了摇头。

有时候心态的转变真的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在没有认识沈素之前,他怎么也想到自己会对一个男子倾了心,还一再再而三的容忍他这般胡闹,瞧着他背上的红印,不禁看了看指甲,或许是该剪一剪了。

勾了勾嘴角,便开门出了屋。

刚走到陆风影的房前,门就开了。

“师父。”

陆风影躬身一礼,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极为陌生的沉静气息,让戚楚潇颇不习惯。

“以前也没见你这么有礼貌,这会要走了,总算想起你师父来了。”

陆风影像没听出这是玩笑,单膝跪地道:“以前是徒儿不懂事,给师父添了很多麻烦,从今以为徒儿必恪守师徒之礼,绝不让师父再为徒儿操心。”

戚楚潇皱了皱眉,伸手把他拉了起来。

“你这是在干什么,莫非你心里在怪为师?”

陆风影低着头道:“师父误会了,徒儿只是觉得师父以前把我保护的太好,以至于我连最基本的人性和险恶都不知道,若非我自己不谙世事,蓝昔姐姐也不会……”

戚楚潇脸色一沉道:“好了,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堂堂七尺男儿,怎可如妇人一般戚戚哀哀,有些错误需要的是承担,而不是纠结于如何弥补,你懂吗?”

“徒儿明白。”

戚楚潇叹息了一声,伸手按住了他的肩膀。

“你能答应的这么快,就代表你还没有明白,不过为师相信,你早晚有一日会想明白。为师对你还是那句话,不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冲动,一切以保命为主。”

陆风影吸了吸鼻子道:“多谢师父教诲,徒儿必铭记在心。”

说话间,红琉四婢也从后院走了出来。

见四人均背着包裹,戚楚潇微怔。

“你们这就要走了吗?”

红琉点了点头。“几位妹妹不想和公子拜别,怕心里难受,便决定早早离开。”

戚楚潇拧着眉头道:“这怎么可以,沈素若知道心里必会难过。”

碧柳也福了福身道:“若见了面,公子会更难过,这也我们姐妹商量后决定的。”

紫玉往沈素的房间瞧了一眼,幽幽的说道:“是啊,别看公子平日里笑口常开,其实他心思最为脆弱,既然他还没醒,就麻烦楚公子不要叫他了。”

眼见几女都不愿意和沈素当面拜别,戚楚潇也只能依着她们。

嘱咐了几句,又将自己的令牌递给了陆风影,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必然就会有朝廷的密探,拿着此物,不但能随便调集银两,也能多些照应。

陆风影自然知道那些探子都是认令牌不认人的主,不由犹豫。“师父,你给了我,若自己用人怎么办?”

戚楚潇豪气一笑道:“傻小子,到了京城还有不认识我的人吗,你只管拿着就是了。”

“多谢师父,那我们走了。”

陆风影恭恭敬敬的给戚楚潇磕了个头,便随着几个姐姐上了马车。

戚楚潇远远的看着,心里颇不是个滋味。

往日总觉得院子里吵吵闹闹让人心烦,一下子静下来,反倒觉得空空落落的。

正想着要不要叫醒沈素,余光忽然瞥见院外白影一闪,如此快如闪电的身法,当是沈素无疑了。

立即展开轻功,直追到了城门外,才停下了脚。

只见不远处的山丘上,一人负手而立,一身素白的长袍衬得那人清俊脱俗,衣袂飘舞,仿佛随时都要踏云飞去了。

看着这幅犹如画卷一般的景象,戚楚潇莫名有些害怕,就仿佛那人真的要走了,去向了一个他永远都无法找到的地方……

有生以来,他从来都没生出过如现在一般的恐惧,脚尖一点,人已来到了那人的身后。

“既然醒了,为何不见她们?”

沈素没有回头,他像是早就知道戚楚潇会跟着自己一般,淡淡的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无论什么样感情,也无法避免死别和生离,见与不见,又能有什么分别?”

戚楚潇咀嚼着这段话的意思,心中的不安也愈发的浓烈起来。

“沈素,你是不是还有别的事瞒着我?”

沈素忽然做了禁声的手势。“嘘,他们来了。”

不远处的官道上,果然行来了一辆马车。

两人谁都没再说话,一直静静的看着那辆马车由远及近,直到彻底的消失不见。

一声长长叹息从沈素的胸腔中震出,嘴边扯出了一个很勉强的笑。

“回吧。”

瞧着他眼眶红红,心里颇为不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你要想哭,我可以把肩膀借你一下。”

沈素看着他,目光慢慢起了变化。

忽然身子一倾,凑到他耳边道:“我只想看戚大人哭,尤其是在床笫之上。”

“你这厮,找打。”

戚楚潇恼羞成怒,与其怜爱这厮,还不如去怜爱一条狗。

沈素到也没躲,就这么让他实打实的捶了一拳,一丝血迹顿从嘴角飘了出来。

戚楚潇更是气急败坏,踹了他一脚道:“你是不是脑子缺了弦,躲都不会了。”

沈素无所谓的擦了一下嘴角,笑道:“找了你这么一个悍妻,不练点挨打的本事,岂不早晚都会被打死,趁着我身子骨还算硬朗,总得提前适应一下。”

“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戚楚潇嘴上大骂,手上却是不敢再打他了。

“你也差不多就得了,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要是吐血挨揍能解决问题,我巴不得暴打你一顿,此去苍州也不过是一天一夜的路程,你若实在惦记,我就陪你跟过去看看,何必在这里寻死觅活。”

沈素被人说破了心事,不由老脸一红。

“没那个必要,你来颍州的日子也不短了,既然此间事了,咱们也该动身了。”

“没错,是该走了。”

一道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只见苏先雪背着包裹,手上还牵了三匹马,想来早就准备妥当了。

此时他已换上了一套天青色男装,头上绾着公子髻,看起来利落清爽,英气逼人。

戚楚潇不由笑道:“想不到苏兄换了男装竟也是如此的一表人才。”

沈素立即往前走了两步,挡住了戚楚潇的视线。

“你的手脚到是快得狠,也罢,那就启程吧。”

戚楚潇忍不住问道:“喂,你那三千两银子不要了?”

沈素哈哈一笑,牵过马道:“昨日就已让人分给颍州的百姓了,公子我虽不爱财,却也不能平白让朱振中饱了私囊。”

说罢翻身上马,一夹马腹,便朝相反的方向去了。

戚楚潇不由回过了头,看向了颍州城。

想起死去的几个暗探,目光微黯,旋即一拽缰绳,朝二人追去……

京城。

某别院。

点墨双膝跪地,身前的书案边,站着一个器宇不凡的中年人。

他就像是没看到点墨一般,依然气定神闲的作着画。

瞧着他一笔一笔极有耐心的勾画,点墨不由暗暗的攥住了拳。

“是孩儿无能,还请义父责罚。”

那人仍然不语,正对那画上一把中宽下窄,造型颇为奇特的匕首来回的端详,不时露出几分笑容来。

“义父!”

点墨无法忍受这种无视,不由挺起了身。

中年人这才挑起了眼皮,似笑非笑的问道:“你刚才说了什么?”

点墨不敢和那目光对视,低头道:“孩儿无能,没能杀死沈素。”

中年人淡淡问道:“就这么简单?”

“是。”

点墨已经想好了下边的说辞,正要开口,中年人已从案后走了出来,抬手就是两记耳光。

声音也蓦地冷厉起来。“你自然是没有杀他,因为你的心根本就没放在他的身上,到是潇儿让你惦记的紧啊!”

点墨神色顿变。“义父何处此言,点墨不懂。”

“好一个不懂。”那人捏住了点墨的下颌,一字一句的说道:“将戚楚潇关入牛棚,准备用油生烹的,莫非不是你点墨统领吗?”

点墨的脸瞬间就青了。“义父,我……我……”

点墨支吾了一句,忽然目光一狠,咬着牙说道:“他是官,我是臭名远播的乌衣门,乌衣不就是为了杀那些狗官的吗,为何戚楚潇就杀不得。”

“放肆。”

中年人一脚将他踹翻,大骂道:“你也知道自己臭名远扬,既然你如此清楚,就该知道,你永远都无法和潇儿比。”

点墨被踹的口喷鲜血,却仍然声嘶力竭的吼道:“为什么?”

中年人眯了眯眼,目光仿佛透过了那副画作,落在了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

许久,他沉沉说道:“你不配知道,退下吧。”

点墨的目光中闪出了几分怨毒的恨意,旋即起身道:“孩儿告退。”

他走以后,中年人又把目光落下了那幅没有完成的画卷的上。

他轻轻的抚摸着那把栩栩如生的奇形匕首,喃喃说道:“风儿,虽然你背叛了我,但是我还是养大了你的儿子,如今的他和你长得真像啊,同样的俊美不凡,同样的器宇轩昂,我瞧着他,总会想到和你在一起的日子……”

几点泪光从中年人的眼中绽出,他长长的吸了口气,又说道:“你若泉下有知,也可以放心了。我不但会把他保护得好好的,还会让他一辈子都陪着我,就像你还在我身边一样……”

“爹,你又在作画呢,楚潇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一个芳龄二八的少女从门外跑了进来,身穿一件翠绿的裙子,脚步轻盈,模样娇俏可爱。

中年人立即变回了一副慈爱的模样。

“南儿,你不是进宫陪着锦华公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因为想你了呗,爹,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中年人伸手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

笑道:“快了,用不了三天,他应该就能回来了。”

“真的吗?”卓南开心的抱住了他的胳膊。

中年人宠溺的说道:“为父还会骗你吗,你也走了几天了,去看看你娘吧。”

“我知道啦。”

少女扮了个鬼脸,蹦蹦跳跳的跑出了门。

中年人的脸瞬间便阴了下来。

对着门外说道:“听说那姓沈的也跟回了京城,只要潇儿和他分开,你就去把他带来,我倒想看看这是何方的人物,竟能让潇儿如此厚待。”

“是。”

一道虚无缥缈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又像风一样散了。

中年人已经重新拿起了画笔,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