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店开业,凤微染五更天便起了。
在梳妆台前捯饬了一阵。
再出来的时候,便是一袭云锦长袍,眉宇英气,气质清冷的少年郎。
她施展轻功,很快便到了甜水巷。
从小道拐进来,便能看到门匾崭新的“百善堂”三个字。
这是凤微染为自己的医馆取的名字,
现在还没到开业时间,凤微染从后门进来,看到石小胖正拿着鸡毛掸子在清理药柜,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在垫着脚擦桌子。
她本来跟石小胖笑嘻嘻的说着什么,见凤微染来了,立刻缩着脖子站好,扯了扯石小胖的衣服。
石小胖这才看到凤微染:“部长,你看这收拾的怎么样?”
凤微染转了一圈,觉得不错。
石小胖颇为感慨:“部长,没想到你哥这么有钱,一万多两就这么给你了。”
凤微染纠正他:“是借的。”
她坐到椅子上,说正事之前,先抬眼看了那小丫头一眼:“她,你打算怎么安置?”
“她现在无家可归。现在医馆开起来,到处都是用人的时候,她就留在店里打个杂,帮帮忙。”
唯恐凤微染不同意,他赶紧倒了杯茶,咧着嘴笑,“许是受了惊吓,她对过去的事儿都不记得了,连自己的名字也忘了。我新给她取了个名字,叫菁菁。以后跟我姓,做我石泉的女儿。”
凤微染有些异样的看向石小胖。
以前怎么没发现他这么爱多管闲事?
凤微染对这孩子虽然存有疑虑,也不是那么冷血的人,就随石小胖去了。
接着说:“以后,你就是这家铺子的老板兼郎中。以你的本事,寻常小病应该不在话下。若是遇上疑难杂症,就传讯给我,或者,等我上门。我每三日来一次。”
“好。”
两人商议好之后。
医馆开门的时辰也到了。
石小胖点了鞭炮,很快吸引了一大帮人。
只是,大家观望的多,进门看病的少。
这开医馆又不同于开其他店铺,能拉人进屋。
一个时辰后,门口看热闹的都散尽了。
偶尔有路过的人,也只是好奇的往里面看一眼,便匆匆走了。
这冷清的场面多少都出乎两人的预料。
石小胖站在门口,奇怪的挠头:“部长,你说怎么没人进来看病呢?抓药的也没有。难道这条街,就没有人头疼脑热喉咙痛?”
“这看病不比喝茶,大家有顾虑也很正常。”
万事开头难。
凤微染想了想,让石泉带个药箱,支个桌子在主街上。
后面挂了个旗——免费问诊。
主街很热闹,而且与甜水巷只有一墙之隔。
她给人看了病,病人拿着方子到百善堂抓药,也很方便。
这一招果然凑效。
很快,第一个客人便上门了。
来人是个老者,咳嗽的厉害,且身体瘦弱,行动缓慢。
凤微染给他把了把脉。
脉象濡缓,她又看了看舌苔,舌苔白腻。
下了结论:“痰湿壅阻于肺,使肺气不得宣降。咳嗽痰多,色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满闷、动则咳嗽加剧、气喘痰鸣。我现在给你开个方子,三幅即愈。”
凤微染写了方子给那老者,老者一瞧,怒道:“庸医害人,我这病看了不下十次,每个郎中开的都是补肺健脾,燥湿化痰的方子,压根没用。”
他这一吵嚷,路人纷纷被吸引了过来。
看凤微染年纪轻,众人窃窃私语,多是鄙夷、怀疑:“毛都没长齐呢,就开始给人问诊看病了。”
“可不是。估计看了两本医书,就以为自己参透了其中奥秘。怕是找人做实验呢。”
……
街对面的茶楼门口停着一辆马车。
车帘掀开,秦逸城走了下来。
他听到那边的声音,蹙眉看了一眼。
那边乌央乌央围了一堆人。
大家似乎在讨伐什么人。
他抬了抬下巴,让少辛去瞧瞧情况。
然后,在掌柜的迎接下,进了茶馆二楼。
少辛拨开人群,走到近前的时候,正看到一个老头情绪激动的指着一个年轻人,说要见官。
结果刚说完,两眼一翻倒在了地上。
围观群众惊呼不已。
年轻人立刻从桌前站起,拿出银针刺在了老者的百汇穴、风鸣穴。
之后,又按压心肺。
数次之后,那老者突然呕出一口带痰的血,慢慢睁开了眼。
年轻人见状,取下银针,重新把脉。
“老痰已去,情况不错。不过,仍需调养脾胃,否则,还会生痰。”年轻人将刚才的药方拿过来,递给老者,“这是六君子汤,三幅即愈。”
老者发现,自己的身体果然松快不少。
料想眼前这年轻人定然医术卓绝。
拿了药方,跪在地上,又是道歉又是感谢。
年轻人自始至终都是波澜不惊的样子:“下一位。”
老者心怀感激,逢人就说:“真是神医啊,诸位,太神了。扰了我三年多的旧疾,连药都没下,就好了一半。”
这话不用说,大家都亲眼所见。
对这年轻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争先恐后的凑过去:“神医,你瞧瞧我,身上出了不少疹子……”
“神医,先给我看……”
“我先来的……”
“我先来!”
……
那边为了看诊挤破了头,茶楼雅间的窗口,却站着一个人。
他静静地看着在街口“免费问诊”的摊位,以及那纤弱的男子身影,总觉得有股熟悉感。
这时,少辛回来,将打探到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
秦逸城嘴角勾了起来:“看来这邺京,又多了一个有意思的人。”
少辛想起秦逸城的身体,迟疑道:“王爷,您的病,要不给她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