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眼巴巴看着刘景;潘璋弯着腰行礼,像求神拜佛一样;户部尚书唐俭也是等着刘景发话。
只有张玄素在旁边不咸不淡,此事与他无关,他只是过来监察潘璋的。
刘景说道:“皇上有旨,微臣岂有不遵之理,此事微臣接了。”
呼...
李世民身子往后一靠,长长舒了一口气。
刘景接了这个案子,应该就等于破了。
整个朝堂,现在除了刘景,估计没有第二个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
潘璋起身,差点落下泪来,感激地说道:“谢刘少卿仗义出手。”
这个事情刘景大可不管,现在接了,就是救了他合家老小的性命。
唐俭也松了口气,他是户部尚书,丢了这个钱他有责任,而且,户部的亏空很大,等着这笔银钱救急。
“你确实应该感谢刘少卿,他不出手,你的脑袋保不住。”
李世民微怒道。
潘璋拜道:“微臣有罪,请皇上让微臣戴罪立功。”
李世民看着潘璋,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把他抓了关起来。
刘景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说道:“皇上,此案重大,300万两白银虽多,但若拖得时间太久,贼人定会将银钱转移,到时候再想寻找就难办了。”
“微臣想尽快启程赶往汴州,潘刺史对汴州的情况了解,微臣请求潘刺史能协助微臣办案。”
这听起来是请李世民下一道圣旨,让潘璋听刘景的。
刘景是大理寺少卿,品级为从四品上;潘璋为下州刺史,品级为正四品上。
潘璋比刘景品极高,刘景不能指挥潘璋做事。
李世民点头道:“也好,朕命你为钦差,潘璋协助你办案。”
潘璋内心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不知道为何这个素未谋面的刘景会如此帮助自己。
不过,他是真的感动,非常感动。
“微臣遵旨。”
潘璋深深一拜。
李世民看了一眼赵公公,赵公公马上会意,从御书房拿出一个匣子,里面有一块金牌。
李世民拿着金牌,起身走出来,递给刘景。
“你持朕的御赐金牌办案,任何阻拦,可先斩后奏。”
刘景接了金牌,拜道:“微臣定不辱命。”
收了金牌,刘景又说道:“皇上,微臣请求带狄仁杰去和东方默去,他办案也不错。”
李世民一并准了。
接了案子,李世民让众人退下。
出了承天门,唐俭对刘景说道:“刘少卿能接下这个惊天大案,实在令人佩服,如果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尽管开口。”
等追回银钱,便是帮了户部的大忙,唐俭真的感谢。
刘景笑道:“多谢尚书大人,若有急难之处,一定找您帮忙。”
御史大夫张玄素拜道:“刘少卿真是国之栋梁,危难之际能出手,老夫佩服,告辞。”
刘景回了一礼,二人各自走了。
剩下潘璋在旁边。
等人都走了,潘璋对着刘景深深一拜,感动地说道:“潘某替合家老小谢过刘少卿,大恩大德此生不忘。”
刘景笑道:“刺史大人客气了,同朝为官自当相互扶持,我们明日便走,刺史大人回家一趟吧。”
潘璋拜道:“好,刘少卿今晚是否得空,若是得空,请到家中喝一杯,潘某也好感谢刘少卿。”
刘景笑道:“我替你接下此事,朝中肯定会有议论,若我到你家中饮酒,恐有人说我们结党,还是不必,告辞。”
刘景骑着马就走。
潘璋回来了,刘景去他家有什么用,难不成还能和潘瑾搞一腿?
潘璋赞叹一声:“世人评价不公啊。”
他听别人说刘景是阎王屠夫,今日见了,分明是仗义之辈。
潘璋骑着马赶紧回家。
....
...
御书房里。
人都走了,李世民靠在背几上,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
“皇上,潘璋有重罪,不关押起来,万一逃了?”
赵公公担忧地说道。
李世民冷笑道:“潘璋家眷尽在长安城,再说了,有刘景跟着,他能跑哪里去。”
最主要是刘景看着,潘璋插翅难飞。
赵公公点头道:“是啊,没有人能从刘少卿手里跑掉。”
....
...
潘璋骑着马回到潘府,尉迟氏和潘瑾母女二人正在门口张望等消息。
见到潘璋回来,母女二人欢天喜地,尉迟氏跑过去,牵着马问道:“夫君没事吧?”
潘瑾也奔跑过来,担忧地问道:“阿耶,没事吧?”
她们在家里担心了一天,去打探消息的人说皇上很生气,老爷很危险。
他们母女二人吓得浑身冒冷汗,家里的奴仆甚至有偷了东西跑路的。
潘璋从马上下来,手下帮他牵了马。
“回家再说。”
潘璋就这么一句,然后快步进了家门,手下把马拉进去,马上关门。
府上的奴仆见到家主平安回来,这才安静下来。
进了屋子,尉迟氏关了门,潘瑾服侍潘璋落座。
潘璋长长舒了口气,感觉自己死里逃生。
“升儿呢?”
潘璋问道。
尉迟氏溺爱自己的儿子,说道:“和朋友讨论学问去了。”
潘璋脸色一冷,说道:“讨论学问?和平康坊的婊子讨论吧!”
自己的儿子什么货色,他最清楚。
尉迟氏默然无语。
潘升不成器,根本管不住,她又舍不得下狠手。
潘瑾说道:“阿兄浪荡惯了,说也没用,阿娘也没法子。”
潘璋叹息一声,他常年在外,约束不了儿子,他也有责任。
“罢了,逆子不成器,灭门之祸在眼前,还敢到外厮混。”
反正烂泥糊不上墙,潘璋索性不管了。
潘瑾问道:“阿耶,今日到底何事?我们到宫外打听,说龙颜大怒。”
尉迟氏也问道:“是啊,我们都很担心。”
潘璋猛地喝了一口茶,感慨道:“今日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幸好刘景出手,否则定有灭门之祸。”
母女二人听得一愣...
尉迟氏惊问道:“刘景出手?那个刘阎王?他为何会出手救我们?到底何事?”
潘瑾也很好奇,刘景出手救了自己全家?
潘璋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尉迟氏听得莫名其妙。
“我们潘家与刘景并无....”
尉迟氏想说他们潘家和刘景没有往来,但是仔细想想,自己的女儿和刘景有来往。
潘璋发现了尉迟氏的奇怪眼神,转头问潘瑾:“你与刘景有交情?”
潘瑾听得小心脏怦怦跳...
“女儿确实与刘少卿有数面之缘,可...说不上交情。”
潘瑾和刘景见过几次而已,又没什么特殊的友谊,怎么会因为自己的缘故,出手救她一家?
“那便怪了,刘景为何出手救我们?”
潘璋想不明白。
刚才在宫门口,他说刘景仗义,这不过是场面话。
官场上,从来都是利益交换,不存在仗义出手的可能。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半斤换八两。
如果说刘景巴结自己,也没这个可能。
刘景虽然为从四品上,自己是正四品,但刘景代管了大理寺,等同于大理寺卿的品级,比潘璋更高。
更别说战功赫赫,深得李世民的喜爱。
尉迟氏凭借女人的直觉,问潘瑾道:“我儿,你老实说,你与刘景见面时...”
潘瑾无语地说道:“阿娘,刘少卿与九江公主是一对,哪里有女儿的份。”
“女儿的身材长相...您又不是不知道。”
说到这里,其实潘瑾有些埋怨尉迟氏,因为她的容貌随老娘,都是身材高挑细腰长腿胸一般大瓜子脸。
尉迟氏无奈地不再说话,自己遗传害了女儿,没办法。
潘璋想了很久,心中暗道:我潘家与刘景的唯一交集便是小瑾,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可能。
我这女儿虽然长相不好看,但万一刘景就喜欢这样的呢?
只是,刘景和公主在约会,小瑾未必...
“刘景说了,明日便去汴州查案,我明早要启程。”
“小瑾,阿耶身体现在不太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信不过旁人,你随我去汴州。”
潘璋最后决定,把女儿带上。
不是他拿女儿当筹码,而是这个时候,如果刘景不出力,他潘家就要满门抄斩,潘瑾死路一条。
不如带上潘瑾,万一刘景真的有心,也是好事。
大唐的风气不像宋明以后那般严苛,男女之事不是太计较。
放眼大唐历史,李世民娶了嫂子,李治娶了老爹的女人,李隆基娶了儿媳妇,这是祖孙三代乱搞。
潘瑾愣了一下,她没有揣测潘璋的意图,但是去汴州的话...可以和刘景一起,公主不在旁边...好刺激啊!
潘瑾内心激动,脸上却故作沉吟:“事关家族,女儿听阿耶的话。”
潘璋点点头,让潘瑾去准备一下,明日一早出发。
....
...
刘景骑马回到刘府,马上把狄仁杰喊进了房间,又派六子去找东方默过来。
不多久,东方默到了房间。
刘景把事情说了一遍,并告诉他们,明日一早出发。
东方默问道:“大人,您不在大理寺,寺丞大人也不在,这大理寺?”
现在的大理寺,刘景主持大局,狄仁杰具体做事,离开他们两个,恐怕大理寺干不下去。
刘景说道:“还有那么多个寺丞,如果连这段时间都对付不过去,都别干了。”
东方默觉得也是,日常的工作先应付着,大事情等刘景回来再说。
其实刘景感觉可惜的是自己的小黄书不能接着写,而且有暴露身份的可能。
想想看,因为自己离开了长安城,然后就断更了,聪明人有可能想出来。
“好了,都去准备吧,明日一早启程。”
刘景也要回去早睡。
大家起身往外走,打算回去休息。
狄仁杰走到门口,突然停下来问道:“大人,你是不是看上了潘瑾,所以才接了这个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