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之所以说是一个烫手的活儿,因为不好审啊。
董卓的意思,是要袁隗的性命,袁氏满门的性命。
而蔡邕等人,则是想留住袁隗的性命。
两边想要的结果,正好相反,所以,华羽只能满足一边,而会得罪另外一边。
下朝之后,刚出皇宫的大门,华羽就被蔡邕等人给围住了。
“子翼,袁氏满门性命,袁氏的百年清誉,都系于你手,定要审个水落石出。”
“是啊,子翼,此事非同小可,天下士族都会观望,须得小心谨慎。”
“冠军侯,袁氏是天下士族之首,袁太傅万万不能死,我等便将此事拜托给冠军侯了。”
“冠军侯的谋略,天下无双,定然会有办法化解此事,我等只需静候佳音即可。”
“待到事成之后,我等将轮流请冠军侯过府饮酒,以示感谢。”
“冠军侯,真心拜托了。”
……
这些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意思只有一个,就是请华羽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袁隗的性命。
华羽微微一叹,只得拱手道:“各位大人的意思,我已知道了。”
“我自当秉公审案,绝不会徇私枉法。”
“若袁太傅并未参与此事,我自然会还他一个公道,还袁氏一个清白。”
“但若是袁太傅果真要对天子行刺,我自然不会姑息。”
于是,新一轮的轰炸又开始了。
这一次,大家也是你一言,我一语,说袁隗绝对不会做出行刺天子的事情。
最后,还是李蒙来到,说是董卓命他去太师府一趟,这才算是帮华羽解了围。
望着华羽的背影,蔡邕皱着眉头,心中不无担忧:“子翼此去太师府,定会受太师所压,只恐此事又难上加难了。”
钟繇点了点头:“好在,子翼是正直的人,而袁太傅又绝无行刺陛下之心,或许能够水落石出,也未可知。”
太尉马日磾叹道:“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我等时时关注此事,一旦有任何不妥,立即请伯喈出面,寻访冠军侯。”
司空淳于嘉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此事便多有辛苦蔡中郎了。”
蔡邕立即拱手道:“诸位客气,为天下士族尽力,乃是蔡邕的幸事。”
王允心中暗想,袁隗事败,打草惊蛇,不知会不会影响到老夫的连环计策。
伏完心中也是有些忐忑,董卓会不会因为此事,对朝中重臣一一调查。
到那时,只恐华阳暗中豢养的那些死士,会被董卓调查出来。
却说华羽前往太师府。
书房之中,董卓、李儒和田仪已经在等着他了。
“末将见过太师。”华羽来到,向董卓施礼。
“无须多礼。”董卓点了点头,“坐。”
“多谢太师。”华羽来到一个空位处坐下,立即就有一个俊俏的婢女过来,给华羽奉了一杯茶。
这婢女奉茶的时候,深情款款地看了华羽一眼,秋天的菠菜一大片。
华羽视而不见。
每次来太师府,奉茶的婢女几乎都是这样,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华羽的青睐,将她们从董卓的手中讨要走。
而且,包括华羽去过的一些大臣的府邸,几乎都是这个样子。
华羽年轻英俊,能力非凡,更是身居高位。
只要是脑子没毛病的女子,有几分姿色,有机会接触到华羽的,都会起这样的心思。
男人啊,太优秀了,也是一种苦恼。
待那个婢女失望地离开之后,董卓开门见山地问道:“子翼,今日早朝之上,你因何附议蔡邕的提议?”
华羽料到董卓会有此问,早已有了说辞,便不慌不忙说道:“袁隗,乃是天下士族之首。”
“若不能让天下士族心服口服,而冒然定罪袁隗,则天下反对的声音必然会陡高。”
“太师扶天子以令不臣,身在风口浪尖,若做事不能服众,必会有损太师的英名。”
“至少,十余日后的那场文友会,也会受到大影响。”
“太师想要成就千秋霸业,需要大量的人才。”
“故而,杀一袁隗,而绝天下士子的投效之路,末将以为,并不是智者所为。”
“况且,只要能找到一些证据,就能够定了袁隗的罪。”
“如此,袁隗已然是必死无疑,而天下士人也会无话可说,岂非是一举两得之妙?”
董卓看了看李儒,又看了看田仪,二人皆是微微颔首,显然是认可华羽之言。
“好。”董卓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孤就静候子翼的审案结果。”
“孤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袁氏一门灰飞烟灭。”
“至于过程嘛,子翼放胆去做便是。”
董卓果然是这个意思,华羽微微一叹,拱手道:“太师放心,末将绝对不会让太师失望。”
董卓哈哈大笑道:“孤信子翼。”
“从子翼出道至今,从未有一事能让孤失望,这一次也不会。”
要想定袁隗的罪,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袁隗亲口认罪。
让袁隗亲口承认,欲行刺天子,自毁袁氏名声,何其难。
不过呢,华羽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如果操作得当,应该能够成功。
袁隗的事说完了,董卓又说道:“子翼,传国玉玺之事,让你受了不少委屈。”
“此事的来龙去脉,孤已经全部了解清楚。”
“待到奉先伤势痊愈之后,孤就会让他向你当面道歉。”
“此事,奉先虽然行为愚蠢,却也是一心为国,还望子翼看着孤的薄面上,不要与他计较太多。”
董卓都这样说了,证明他已经彻底相信,华羽与传国玉玺并无关系,是袁绍与孙坚搞出来的离间计。
华羽微微松了一口气,拱手道:“太师有命,末将岂敢不从。”
“此事就此揭过,道歉之事,并无所谓,毕竟末将将奉先吊打一百鞭,也算是因果抵消了。”
董卓大笑道:“好,子翼如此大度,孤心甚慰啊。”
接下来,就没什么事了,华羽正准备告辞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疾快的脚步声,伴随着董白惊喜不已的声音:“子翼哥哥……”
随即,董白俏丽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门口,笑颜如花。
董卓立即哈哈大笑道:“子翼,这丫头眼下是一日不见你,便是如隔三秋。”
“正事已经说完,你顺便陪陪白儿,不枉白儿对你如此情深一片。”
“祖父……”董白立即就俏脸微红,跺了跺脚,娇嗔地瞪了董卓一眼。
--
作者有话说:
很多读者嫌剧情慢,急着让主角离开长安,去并州发展,心情可以理解啊。但若是把书里的角色们都写得头脑简单,这书就没意思了。华羽功劳太大,董卓和李儒不派他去并州,是正常了,派了反而不正常。而且,在司隶地区,还有好几个厉害的谋士和武将需要收服,以及十几万的西凉军,不能便宜王允和吕布吧。还有,历史上卞氏东归、袁氏被灭门等剧情,确实都是在迁都长安之后,我这本书参照历史多一些。希望大家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支持,本书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