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张了张嘴,虽然没有开口劝解,但心中却是本能偏向华羽,对卫仲道的挑衅颇为厌烦。
但蔡邕的这番话,更是让卫仲道恼怒之极。
好啊,你个蔡老头,我是你的准女婿,华羽只是一个外人,你竟然向着外人,当面训斥我这个准女婿。
哼,外面都传言,你蔡伯喈是贪生怕死之辈。
本来我还不相信,极力为你辩解,说你接受董卓的征辟,不是怕死,而是另有原因。
现在看来,你果然就是贪生怕死之人,不敢得罪华子翼。
卫仲道冷冷说道:“岳父大人此言差矣。”
“冠军侯文采飞扬的大名,小婿在河东就已经听说了,心中佩服不已。”
“此番,正巧相遇,小婿准备向冠军侯请教一二,怎么能算是无礼呢?”
“当然……”卫仲道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冷色,“除非冠军侯的文采,并非是真才实学,而是弄虚作假。”
“你……”蔡邕又惊又怒,卫仲道这番话绝对是无礼之极,不但是对华羽的无礼,更是对他这个未来岳父的无礼。
这下子,蔡琰算是听明白了,卫仲道对华羽如此深的怨恨,必然是因她而起。
蔡琰心中一阵叫苦。
因为跟卫仲道有婚约在身,自从迁都之后,虽然冠军侯与蔡府相邻,但她却从未去过冠军侯府一趟。
蔡琰醉心书法,喜欢诗词,难道不想向华羽讨教吗?
想。
但是,蔡琰担心别人说闲话,担心华羽误会。
不然,就是给蔡府抹黑,更是丢河东卫家的脸面。
就这样,蔡琰硬生生压制住对华羽的仰慕,对书法和诗词的追求,结果仍是换来了卫仲道的误会。
委屈,瞬间就涌上了心头,鼻子一酸,眼圈一红,蔡琰的眼泪几乎就要流下来。
还没有大婚,丈夫就对妻子的忠贞起了质疑,以后这日子能过得好吗?
可是,蔡琰如何解释?
能解释得让卫仲道相信,她跟华羽之间,是清白的吗?
只会是,越描越黑,此地无银三百两。
蔡琰微微一叹,吸了吸鼻子,强忍住眼泪,这就是命,是我蔡琰的命。
而那边,蔡邕想发火,却又忽然想到,自己该凭什么发火?
卫仲道刚才那番话,虽然恶意浓浓,但却并无丝毫破绽,无懈可击。
见蔡邕尴尬,华羽一摆手,淡淡一笑:“卫二公子,请求教,本侯必会精心指点。”
请求教?
这句话,估计从古至今,还是第一次有人说起吧。
很霸气,很不谦虚。
卫仲道怒极反笑,哈哈大笑道:“好,既然如此,舆这便向冠军侯请教。”
“据说,冠军侯精通诗词,卫舆便向冠军侯讨教诗词,如何?”
以硬碰硬?
华羽明白,卫仲道必然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极深,不然绝对不会发起挑战。
华羽点了点头:“既然如此,羽便指点一下卫二公子诗词之能。”
听华羽的口气越来越傲慢,卫仲道几乎快要炸了肺,深吸一口气,才勉强忍下心中的怒火。
“去年夏天的时候,我在河东曾与诸位好友出城游玩,来到一片树林中,听得蝉鸣声四起,络绎不绝,煞是好听。”
“当时,一人提议,以蝉为题,赋诗一首。”
“奈何,我等虽然人多,约有二十余人,所作的诗没有一首能让众人都满意的。”
“此事,成为卫舆心中的一件憾事。”
“还请冠军侯以蝉为题,赋诗一首,指点卫舆一二,卫舆自是感激不尽。”
以蝉为题?
这个时代,蝉的幼虫爬蚱还不是一道精美的美食。
除了孩童之外,恐怕没有人会去捕捉爬蚱,或者去树上捕蝉。
士族的家庭,更是将这种生物看做是一种脏东西,不少人甚至都没有见过爬蚱或者蝉。
以蝉为题,本就是一个刁难。
卫仲道刚才所说的二十多人出游之事,恐怕百分之百是假的。
而且,在场的都是聪明人。
卫仲道必然是手中已有佳作,便故意出这个题目。
若是华羽作不出,卫仲道必然会一阵讽刺。
若是华羽作了一首,不如卫仲道手中的这一首,后者便会将他的诗当众念出。
而且,卫仲道更会说,这首诗是他当时偶得,又是一个断不出真假之事。
除非,华羽能当场做出一首经典诗词,让卫仲道哑口无言。
只是……
蔡邕和蔡琰对视一眼,皆是眉头微皱。
且不说,现在不是夏天,莫说去捉一只蝉见见了,就算是连蝉鸣声都没有。
不知道华羽是否见过蝉,反正蔡邕和蔡琰是从未见过那东西,只听过叫声。
卫仲道心中洋洋得意,此物非比寻常饲养的鸡鸭鹅猪牛羊,见过的人少之又少。
而卫仲道却是见过。
那个小东西,丑陋不堪,极难形容。
莫说是以它为题材作诗了,就算是写上一篇文章,都是一场大挑战。
华羽毕竟是蔡府的贵客,又是董卓的爱将,蔡邕身为主人的,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刁难。
而且,蔡邕担心,万一卫仲道惹怒了华羽,华羽真对卫仲道起了杀心,只恐他也阻止不了。
一旦卫仲道被华羽杀了,蔡琰就是望门寡,日后就只能孤零零地一个人生活吧。
望门寡,就是还没有跟丈夫圆房,就已经守寡了那种。
蔡邕立即喝道:“仲道,不可如此为难子翼,此题过于偏颇,可另换一题。”
又向着华羽?
卫仲道更怒了,淡淡说道:“岳父大人,请恕小婿无礼。”
“小婿斗胆一问,岳父大人为何如此偏袒冠军侯,莫非是因董太师之故?”
“竖子无礼。”蔡邕又惊又怒。
他岂能听不出,卫仲道这句话是讽刺他贪生怕死,在董卓跟前折了士族的气节。
卫仲道又向华羽喝道:“冠军侯,请即刻赋诗,莫要再拖延时间。”
“不然,你这诗词冠绝天下的名声,就是浪得虚名。”
华羽冷笑一声:“第一,本侯并非是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一直喋喋不休,并未给本侯赋诗的机会。”
“第二,诗词冠绝天下,并非本侯所说,而是世人称赞,本侯从未以此自居。”
“第三,本侯已经偶得三首。”
偶得三首?
三首也能叫偶吗?
此言一出,蔡邕、蔡琰和卫仲道皆是震惊不已。
这么偏颇的题目,片刻之间,真能得三首吗?
--
作者有话说:
主角的文敌来了,明后天该来一个武敌了,很难猜啊,有想试试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