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羽看了典韦一眼,又扫视了众人一眼,端起酒杯:“喝了这杯酒,孤就告诉你们。”

“喏,主公。”众人齐齐应了一声,端起酒杯,看着华羽喝完之后,也一起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华羽再次微微叹了口气:“孤的第一件心事,就是困于草原的汉人。”

“孤虽然收复了并州,但并州百姓还有很多困于草原,日夜期盼我大汉军队能够将他们拯救出火海。”

众人听了,皆是默然不语。

尤其是於夫罗、步度根等人,皆是一脸的羞愧,毕竟他们以前没少干这事。

华羽见状,笑着说道:“於夫罗,步度根,你们无须羞愧。”

“以前,大汉羸弱,内乱不停,无法护佑边境百姓,这才造成这样的惨剧发生。”

“以前毕竟是以前,以前的账,不能一直算下去,不然的话,将只有仇恨,没有和平。”

听华羽这么一说,於夫罗和步度根等人不由松了一口气,一起拱手道:“主公胸襟似海,末将等钦佩之极。”

华羽笑着说道:“这个世上,本来是没有仇怨的,只不过是利益驱使而已。”

“如今,你们都是孤的麾下,只要你们对孤忠心不二,汉人、鲜卑人与匈奴人,都是一样的。”

於夫罗和步度根等人心中一阵感动,齐声说道:“主公英明,我等愿粉身碎骨,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

“嗯。”华羽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孤的第一件心事,只能用远征乌桓,才能解决。”

“不过呢,并州贫瘠,又刚刚遭遇劫掠和战争,实在无法支撑劳师远征的代价。”

“但是,远征乌桓之事,却又势在必行。”

“第一,可以救回身陷水深火热的大汉百姓。”

“第二,孤要向天下人发出信号,只要是孤辖内的子民,不管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匈奴人,任何人都不能欺负。”

众人皆是感动之极,一起拜服:“主公英明,天下之幸。”

华羽继续说道:“因此,孤的计划是,亲率一军,五千人马,远征乌桓。”

徐晃一愣,忍不住问:“主公的意思,乃是以骑兵之利,对抗乌桓的骑兵之利。”

“只是,一来五千人马太少,二来草原之地,不便粮草运输,还请主公三思。”

甘宁也点了点头道:“昔日,蒙恬讨伐匈奴,卫青讨伐匈奴,耗损了秦朝和大汉的不少国力。”

“虽然也征讨成功,却也只是将匈奴北逐,未能彻底解决心腹之患,只是让边境安定了十数年而已。”

“而带给秦朝和大汉的衰败速度,却是无法估量的,因为秦王朝才只经历二世,汉武帝才会下罪己诏。”

“刚才主公说,并州不堪重负,却不知主公为何还要执意北伐乌桓?”

“困于乌桓的汉人,虽说需要解救,但我等若是做饮鸩止渴之事,一旦并州陷入缺粮之境,只恐会是祸乱丛生啊。”

贾诩笑眯眯道:“公明,兴霸,无须着急。”

“主公之谋,何止于此啊。”

“以老夫对主公的了解,主公既然敢有此想法,必然已有万全之计了。”

华羽哈哈大笑道:“知我者,文和也。”

“不错,孤刚才说过,并州的负担不能增加,困于乌桓的汉人也不能不救。”

“所以,这一战,只有一个办法。”

顿了顿,华羽微微一笑,问:“不知有谁能知道,孤的办法是什么?”

贾诩和李儒相视一笑,他二人是老狐狸,自然早就明白了。

法正和徐庶,微微想了一下,很快也就明白过来。

华羽见状,笑着问道:“孝直,元直,你们两个,谁来说一下吧。”

二人对视一眼,法正向徐庶点了点头,后者也不客气,拱手道:“孙子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此法,虽用于乱世,不利于一统之王朝,但对付乌桓,则是大妙啊。”

胡车儿挠了挠头,问道:“元直先生,俺老胡没读过书,听不懂你这文绉绉的话,快给俺们解释一下呗。”

众人听了,皆是哈哈大笑起来。

读过书的,尤其是读过《孙子兵法》的,全都明白过来了。

但是,像典韦、胡车儿、攴胡赤儿、武安国、方悦、来蛮儿、赫尔达和扶奎山等人,自然就是一头雾水了。

於夫罗和步度根虽然是异族,但他们都是单于的身份,也是读过《孙子兵法》的。

徐庶笑着解释道:“主公的意思,其实就是以战养战。”

攴胡赤儿问:“元直先生,什么叫以战养战,俺还是不懂。”

法正接着解释道:“主公所说的五千精锐骑兵,在并州装备齐全,一人双马,备好至少半个月的粮草和水。”

“而后续的粮草和水呢,自然就是在乌桓的地盘内获得了,这就是以战养战。”

这下子,典韦等人也明白了,登时就是眼睛一亮,好主意啊。

乌桓以前经常抢大汉的人、财物、粮食、牛羊什么的。

现在,大汉的铁骑打到草原去,自然可以抢他们的东西,不用客气。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李儒,说话了:“主公的以战养战,确实高明之极。”

“但李儒以为,并州新定,百废俱兴,须得主公主持大局。”

“至于北征乌桓,交给一名上将,再以几名大将为辅佐,以五千精骑,定能成功,主公只需在并州等捷报即可。”

这就是劝华羽不要亲征了,因为李儒算起来是华羽的姑丈,是长辈,却也不敢直说,而是委婉地劝一下。

话音刚落,眼睛发光的,登时就有好几个。

徐晃、甘宁、阎行、张绣、太史慈、呼厨泉、扶奎山、来蛮儿、赫尔达、董力、董举、董韩等人。

甚至于,包括典韦、胡车儿和攴胡赤儿三人。

董承也劝道:“不错,文优言之有理,并州猛将如云,此番北伐何须子翼亲往,坐等捷报就是。”

作为华羽的准岳丈之一,董承也是有资格规劝华羽的。

华羽微微一笑:“诸位之意,孤已明了。”

“但孤意已决,此番征伐乌桓,孤亲自领军,此战必胜。”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