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燕离婚时,李家是同意了孩子让她带走,可今时不同往日,李天是孩子的亲生父亲,随时有权利可以要回孩子的抚养权。

就算点点愿意跟着妈妈生活,可李家要是死活不放人,报警什么的都不太好使,他们只能用打官司这条途径去争取。

可走法律途径是个漫长的过程,李衡山本就阴险狡诈,且李家也没有了当年的辉煌,不在乎面子这种东西了,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拖着不还孩子。

所以他们在保证点点安全的情况下,只能趁其不备先把孩子带出来。

两年时间,皮革之都比之前更繁华,街道两旁满是商铺,上百万的豪车更是随处可见,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比北方的大城市还要富足。

几人找了一家酒店暂时住下,郭家哥俩和郭晓燕夫妻开了两间双人间,曹熙独自开了一间单人间。

几人匆匆洗漱了一番,又找了一家生意不错的饭馆吃饭。

李家的邻居已经在饭馆等着了,是胡坤打电话把人叫过来的,之前为了行事方便,他给过这家人好处,让人平时盯着李衡山。

边吃饭,胡坤边跟人打听了李家最近两年的情况。

对方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说起李家这两年发生的大小事情,简直是滔滔不绝。

海山皮鞋厂去年已经彻底倒闭,后来厂子盘出去以后,李衡山又落到手里一笔钱。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靠着这笔钱父子两人省着点用,下半辈子也能衣食无忧。

可当过大老板的人,怎么可能愿意过普通人的生活。

李衡山把手里的钱又投资了其它生意,最后好像也没咋挣到钱,现在还不死心,一直都在找机会想要挣大钱。

李天丢了工作,婚姻上也是深受打击,人变得越来越颓废,十天中有七天人都是醉熏熏的。

今年三月份,李母因病申请了保外就医,可能有其劝说的原因,李天振作起来找了份工作,紧接着又娶了媳妇,新媳妇是乡下的,长得还可以。

结婚几个月,新媳妇肚子没动静,李家夫妻着急抱孙子,便安排夫妻两人去体检。

结果却是李天被查出了问题,由于这两年饮酒过度,导致生育能力下降,再有孩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老太太操着一口本地话,说的唾沫横飞,“这事你们还真是打听对了人,其他人不一定知道,前几天李家新媳妇在家砸东西,闹得动静可大了,说李家一家都是骗子,自己被骗了。

李衡山发了很大的火,吼了几嗓子才把人吓住,还骂新媳妇就是个乡下泥腿子,不想过就滚回乡下。”

曹熙和郭家哥俩听到一脸懵,要不是胡坤时不时翻译两句,是真心听不懂。

胡坤打断老太太的喋喋不休,询问道:“那李家昨天有没有带小孩回来!”

老太太摇了摇头,“没有,我今天下午见李天自己个儿回来的,没见着有小孩子。”

说着看向郭晓燕,“燕子,难道李家又把点点给偷回来了。”

见对方点头,气的又骂起了李家人,当初说好孩子归女方的,如今这李天连媳妇都娶了两任,自己不能生又去抢人家前妻的孩子,就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等老太太骂得差不多了,胡坤才给人塞了一条烟,还不忘让其帮忙继续盯着李家的动静。

事情明摆着不太好办,胡坤和曹熙对视一眼,没敢当着郭晓燕的面说丧气话。

李天不能生了,点点就是李家唯一的血脉,像李衡山这种极其看重子嗣的人,怎可能轻易放弃点点。

就算这回他们想办法把孩子顺利带回去,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李家人不死心,他们就永远无法过安生日子,所以必须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次日,曹熙仍然拦着没让郭晓燕去李家要孩子,而是让郭家哥俩去李家大门口盯梢,不管后续如何解决,他们得先找到点点的下落。

三天过去,李家没有任何动静,如果不是从百事通那边确认点点是被李天带走的,曹熙都要以为他们弄错了。

看来李家人防备的很紧,也不准备谈条件,这是铁了心要把孩子留在自己家。

为了让李家人放松警惕,曹熙没让郭晓燕和胡坤在订购会上露面。

毕竟人多嘴杂,李衡山肯定有自己的人脉,要是得知夫妻两人就在会阴镇,只会防备的更紧。

曹熙独自参加了订购会,做皮革生意这么久,现在她也有了分辨皮毛好坏的能力,不用担心被人骗。

之前本就有长期合作的厂商,不过货比三家不吃亏,今年服装厂又要加大生产量,所以她新添加了两家合作厂商。

新的合作伙伴彼此都还不熟悉,她没有订购太大的量,想着先合作一年,如若皮革质量过关,诚心度可靠再进行深度合作。

曹熙果然没料错,李家这边,李衡山傍晚便得知了消息,听说胡家父子没有出现在订购会上,猜测可能是丢了孩子的原因没来。

他也是前段时间才得知,他们李家的前儿媳,居然会带着他们李家的骨肉嫁到胡家,想让他们老李家的种将来给胡家人穿麻戴孝,除非他李衡山死。

眼下偏偏儿子又不能生了,这唯一的孙女必须要回来。

可他也知道如今的郭家已非当年的郭家,要想把孩子要回来根本不可能,所以才趁其不备让李天乔装打扮把孩子偷了出来。

点点总归是他们老李家的种,就算打官司他也不怕,只要孩子到手就行。

如今的李母因病折磨,苍老到和当年判若两人,拉着儿子的手激动道:“点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都两年多没见,也不知道还认不认识我这个奶奶。”

李天把目光投向李父,他也很想见闺女,可李父说先把孩子藏一段时间,等风声过了再回家也不迟。

听着妻子闹着要见孩子,李父想了一下还是说道:“再等两天,不着急!”

虽确认胡家父子没参加订购会,可心里还是莫名的不踏实。

谨慎些为好,出了差错,他们再想把孩子偷回来就没这么容易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