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拉着夏诗韵的手安慰:“你姐姐这脾气也不知随了谁,跟自家妹妹说话都这种态度,平时待人接物那骄娇二气,真看不过去。我跟你说她这样的性格,在外面肯定也少不了得罪人!”

夏诗韵笑着握住奶奶的手没说话。

倒是她母亲邓馨赶忙道:“妈,看您这话说的。施悦的性子直率,说话不遮不掩,不藏着不掖着,现在年轻人为人处事都讲究效率,反而喜欢她这种性格。况且人家好歹是杂志社的小领导,多少得端着点架子,否则反而容易被欺负。”

“说的也是。”奶奶原本就只是佯装教训几句,并不是真的埋怨自己孙女,此刻叹气道,“现在年轻人的喜好真是古怪,明明诗韵这样稳重温柔的更招人喜欢才对。说起来诗韵脾气真好,刚才她姐那么说她也不生气。”

夏诗韵笑道:“奶奶,我姐说的没错,讲事实有什么可生气的?如果她真的说错了,我也不会就这么听着,肯定也要据理力争。”

邓馨:“就是,妈您忘了上次她和施悦因为一个电影情节吵起来?她伶牙俐齿,大道理一通一通的,把施悦说的眼睛通红差点哭了?”

夏诗韵赶忙辩解:“那不叫吵,我是给姐纠正认识错误。明明人家电影里那么演是有事实根据,符合历史的,她偏要说情节假,台词假,就因为跟她平时习惯的不一样。人家演的是历史片,跟现代人说话完全一样才奇怪呢。”

“对对我想起来了。”奶奶听了哈哈笑道,“还真是。这么看她们姐妹俩脾气其实挺像的,都是得理不饶人,嘴皮子利索。想想也挺好。女孩子就得这样,在外面不吃亏。”

这时夏施悦洗完手回到客厅,捡了个葡萄塞嘴里问夏诗韵,神情不无得意:“十月我们杂志社的慈善晚宴你打算穿什么衣服去?我知道你刚买了一条Valentino的裙子。我可提醒你,我要穿的是香奈儿的最新款!你那条裙子不够看的。”

“什么慈善晚宴?我没打算去啊。”夏诗韵风轻云淡地说。

“你不去?”夏施悦惊讶。

“姐你忘了吗?成年后我就再没参加过这种活动了。”

夏诗韵上中学的时候确实因为好奇跟着家里长辈参加过几次慈善晚宴,但新鲜劲儿过了就觉得没意思。尤其不喜欢一整个晚上都规规矩矩坐在那,不但被人盯着看,还得应付随时找上来的陌生人,说些没营养的话。

比较起来,她觉得去晚宴现场还不如在网上看关于晚宴的各种八卦消息好玩。

谁谁穿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网上各种照片路透拍的一清二楚。

反而坐在场子里又冷又无聊,还什么都看不见。

看着夏施悦跃跃欲试想在礼服上和她一较高低的样子,夏诗韵笑道:“姐,我不去就相当于你赢了。到时候我找朋友帮你拍红毯照,一定给你P得美美的,再发一堆艳压通稿怎么样?”

夏施悦知道她在开玩笑,给她个白眼:“滚!”

顿了顿又问:“你真不去?你现在不是在做艺人经纪吗?这晚宴几乎半个娱乐圈都会去,你家艺人难道不参加?”

夏诗韵耸耸肩:“至少现在还没收到邀请。你也说了,我家艺人都是18线。就算百分之九十的娱乐圈艺人都去了,偏偏他们没被邀请也正常。”

夏施悦听她这么一说,表现出一副了然的神情:“咳,诗韵啊。不是姐姐故意贬低,你那几个艺人确实太糊。我还特意查过他们,但是名字都记不住。估计负责邀请的人都不一定听说过。要不……我帮你要张邀请函?以我的权限给你发一张应该问题不大。”

夏诗韵听了挑挑眉:“那就代我们姜玉莎谢谢姐了。对了,姐,您可记得让人把邀请函以杂志社官方的名义发到我们公司,是艺人嘉宾邀请,千万千万别跟企业或者品牌方的邀请函混淆了。万一被人扒出来麻烦。”

夏施悦呿了一声,道:“放心吧,你姐我进圈比你早,还能不知道这些细节?”

夏诗韵笑道:“也对,那就谢谢姐姐啦。”

夏施悦:“你还是好好想想到时候穿什么吧。”

“这还真得早做准备。”夏诗韵点头道,心里想的却是姜玉莎若真去该穿什么。

晚上回到自己公寓,夏诗韵热了杯牛奶,坐在沙发上琢磨这段时间的事情。

想着接下来该如何策划,尤其是王天歌这边目前毫无章法,毫无计划。

常常是这周才安排下周的活动。

相比而言,姜玉莎的工作都排到半年后了。

闭着眼睛想了一阵子,夏诗韵忽然就想起范琛那天吃饭的时候跟自己说的付费艺人报告的事。

她拿起手机找系统询问,很快得到报价。

一份风暴公司做的约10页的艺人报告只需要一千元。

相比范琛的报价便宜了十倍还多。

这也在夏诗韵的意料之中。

因为系统报价是根据信息的数量和获取难度多少,并不参考信息本身的价值含量。

夏诗韵先买了姜玉莎和王天歌两人的,看完之后又买了于薇、陈辰两人的。

他们四个出道时间都不长,本身也没有太多可研究深挖的,所以报告都不长,加起来一共也只花了夏诗韵两千多。

她很快看完报告,越看就越是不爽。

最让她不爽的就是风暴公司对于薇和陈辰的看好程度都超过了她的艺人。

“也太低估我们的艺人了吧?”夏诗韵忍不住吐槽。

根据风暴的报告,姜玉莎过去演的都是网剧,第一部成绩比较好其实是沾了但是那个时代网剧较少的光。但是现在同质化竞争激烈,她之前拍完的《来自未来的学神》表现一般,数据不算亮眼。姜玉莎本身没有表演仙侠剧、都市剧的经验,根据舆论反馈,以过去经验判断,这两部剧就算有水花,姜玉莎也很难因为这些资源获得流量和咖位的提升,收益有限。

至于王天歌,风暴的报告就看得更悲观。

内容不看也能猜得到。

“这完全是只看数据,不讲实际啊。”夏诗韵不满地自言自语,“没有发展路线的预测,不考虑营销方式只看签约营销公司、MCN公司的情况,这算什么分析报告。幸亏没花十万块买这玩意,太亏了。”

不过报告里那些整理好的数据列表还是可以参考参考。

隔天,难得放假没什么急事要处理,夏诗韵想到昨天晚上在报告里看到的关于陈辰的描述。就像范琛说的,风暴公司这份调查对陈辰可以说是大大的看好。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陈辰参演了一部叫做《天河录》的耽美网剧。

而且他出演的是两个男主中的“受”方。

《天河录》根据耽美小说《朱雀传说》改编,是如今最流行的耽美小说改编IP剧。

夏诗韵其实早就关注过这种特殊类型的电视剧。

她深深知道,相比其他剧,在数据相同的情况下,耽美剧往往看上去更“红”更有流量,参演演员,尤其是扮演“攻”“受”的两位男主角收益更大。

也就是说,表面看来,这类剧更捧人,更容易催生流量明星。

此类剧虽然改编后将原著男男CP的露骨和感情戏大幅度删减,都变成了“兄弟之情”,但仍旧会吸引到大批的年轻女性观众。

不,不仅仅是吸引,而是让她们沉迷。

让她们疯狂地如追星一般沉迷,并且在网络上大声宣扬。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

有女孩子更喜欢看帅哥,尤其是双倍帅哥的原因;有热衷追星的粉丝更倾向这种男男CP,而不会去追逐男女CP;也有亚文化更容易被网络舆论环境放大声量的影响;更有互联网娱乐公司利用话题炒作,制造偶像明星的背景……

当然,依靠这种剧爆红,或者说依靠男男CP走红的明星,其影响力有局限性,远远不如很多普通偶像剧的男女主影响力大,知名度大。

然而对于互联网时代而言,对很多只需要网络声量的资本而言,这已经足够。

比如周路遥就是演耽美剧《过千帆》爆红的典型。

在《从音乐开始》这个节目里,他并不是大众知名度最高的,却是当时流量最大的嘉宾。

于是节目的所有营销宣传点,甚至是最初的剧本设计都围绕着他进行。

其中种种,若真要细细论述可以写出几千上万字的论文来。

也没有必要在此一一分析。

总之,演耽美剧炒男男CP能快速走红已经是人人皆知的捷径。

据了解仅仅是今年下半年,就有十几部不同题材不同配置的耽美剧开机,个大平台、影视公司都蜂拥而至。

其中《天河录》这部剧虽然成本不算最高,也不是最热门,但毕竟是大猫影视的投资。

背靠大资本,又有过成功先例。

多半风暴公司就是根据这个判断陈辰可能会爆成顶流。

难道王天歌也得走这条路?

夏诗韵下意识地抵触。

她并非反感耽美,只是凭多年来的观察见闻,这种爆红隐患颇多。

罢了,有时间她还是把那些剧找来仔细研究一下。

之前她只作为旁观者浮光掠影地去看,并没有真正了解分析过。

哪怕王天歌真的要“下海”也必须做到知根知底,谋定后动,而不能盲目为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