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诗韵利用每天中午吃饭、晚上休息和其他碎片时间看了三部公认最经典的耽美剧。

这三部剧中的六个男演员无一例外成为了顶流男星。

最老的一部耽美剧《深渊》是八年前拍的,无论从剧本,还是拍摄质感,剪辑手法,剧组配置等角度去看都属于低成本网剧,演员甚至不是科班出身,只是剧组随便找了两个模特。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算不上有多出色,其表演水平甚至可以说是寒碜。

但偏偏就是这么一部没有任何像样的影视公司参与的剧,赶上了互联网视频起步的年代,在各种监管还不到位的情况下,横空出世,打破常规,爆红网络。

真要算起来,邓荣的荣光娱乐还是他们的后来者。

从对市场的开拓角度和影响力去看,荣光娱乐那些低成本网剧还比不上当年的这部《深渊》。

可惜对市场的突破也意味着对当时掌握市场话语权的资本的威胁,意味着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基于种种原因,《深渊》爆红之后又迅速消失在网络上。

倒是因为这部剧走红的明星,借助当时快速获得的小圈子知名度和流量辗转腾挪,与资本合作,寻求庇护,到几年后的今天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发展。

虽然《深渊》消失了,但资本看到了耽美题材的潜力。

经过几年的蛰伏和尝试,终于在三年前,大葡萄平台摸到了尺度关键,将露骨的同性之情改为兄弟情演绎,用一部《罪之轮回》将耽改题材再次带回大众视野。

很多人都说这次是大葡萄的成功,但在夏诗韵看来未必如此。

她觉得这部剧能立住口碑与宣发方面的技巧性不无关联。

这个技巧,夏诗韵称之为“顾左右而言他”。

总结《深渊》的经验,虽然爆红,虽然有很多人喜欢,但即便是喜欢的人对于它的本质,它的同性题材也有些讳莫如深。

所以《罪之轮回》这部剧不论在kol层面上,还是粉丝层面上,都统一口径,默契十足地不提或少提耽改,而只强调它的悬疑罪案属性。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制作简陋,没有大牌明星加盟的剧,能吸引这么多目光,就是靠它的耽美原著,却偏偏避而不谈,或者少谈,反而突出其它能在大众面前议论的话题。

这第三部剧,就是李易嘉和周路遥合作的《过千帆》,由大猫影视投资拍摄。

在大猫影视强大的资本助力下,结合之前的运作经验,强调武侠元素,改耽美恋情为兄弟义气惺惺相惜之情。

最终,不论是《过千帆》电视剧本身,还是主要演员获得的影响力和流量都远超前两部。

一时之间声势无可抵挡,人人眼红,心生羡慕。

有这么多成功的例子在,似乎耽改剧越来越火,资本越来越趋之若鹜也很容易理解。

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是耽改剧,只要按照这样的模式去运作就一定会成功。

哪怕达不到《罪之轮回》、《过千帆》这种程度,也绝对比拍其它剧的收益要好。

最关键的是,不仅仅是电视剧本身赚钱,参演演员,相关团队都能从中获利。

但,当真如此吗?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从当年《深渊》爆红开始,虽然它被制裁了,但是每年依然有层出不穷的剧组组建、开拍。但凡有一点知名度的耽美小说版权在三年内被一扫而空。”夏诗韵掰着指头跟赵恬恬计算,“你猜到现在为止已经拍完并且播出的耽美改编剧有多少部?”

赵恬恬想了想:“十部?之前好像看人总结过。”

“三十多部!”夏诗韵道,“其中大部分都默默无闻地放在各种视频平台上,播放量惨淡,讨论量几乎为零。你能看到总结的那都是有点水花的。”

“不会吧?总结里那些一大半都很辣眼了,演员造型都丑,拍的也特别尬!根本看不下去。”赵恬恬也十分意外:“如果它们都算有水花的,其它二十几部得拍成什么样啊?!”

夏诗韵笑道:“那你觉得爆红的几部从质量上来说就很好吗?”

赵恬恬仔细一想,道:“也是。相比其他剧来讲,耽改剧的质量普遍比较低。可能也就《过千帆》还算不错,但好些布景也特别粗糙,还有抠图。所以人家才说腐女好忽悠,只要给粮,不分良莠,什么都吃。”

“是啊,不然现在也不会那么多演员都想拍耽改剧。”

赵恬恬笑着给她剥了一只小龙虾放在盘子里,说道:“不是有那句话吗?十年言情默默无闻,一朝耽改天下皆知。”

夏诗韵继续道:“而且我刚才说的三十多部是播出来的,网上能看到的。那些因为种种原因开拍了但是没拍完,拍完了但是没制作完成,制作完没拿到证,或者没有平台愿意买的剧更多,粗略统计得有小一百部。”

“这么多!”赵恬恬感慨道,“八年时间,拍了一百部耽改剧,最后红的就这么三五部。这么看来耽改的回报率也没那么高啊,反而风险多多。”

“那得看对谁来说,跟什么比。”夏诗韵道,“而且前几年娱乐圈拍戏那也不单纯为了拍戏,你懂的。就算是拍完戏不上映投资方都赚钱。相比其他题材,耽改剧对投资人来说,风险还算小的。不过对演员,尤其是那些指望着靠耽改剧爆红的演员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投入就是几个月半年的,剧没播出或者播出了毫无水花,作为演员宝贵的年轻时间就被耽误了。”

赵恬恬了然地说道:“我懂了。你现在是经纪人,不能以投资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真要让王天歌去拍耽改剧也不能拍那些可能永远不见天日,没有任何效果的剧。”

夏诗韵点点头,叹气:“一年开拍十几二十部剧,怎么从中找到肯定播出又不会扑街的剧?难啊!”

“原来你带的那个艺人陈辰不就找到了吗?”赵恬恬说,“就拍大猫影视、话梅、大葡萄这种平台的自制剧,肯定有保障。”

夏诗韵无奈:“大家都不傻,这种是人都能看出来会红的剧没有资本后台,没有特殊协议你能拿到角色?”

赵恬恬耸耸肩:“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想办法捡漏。”

夏诗韵接连叹气,感慨不已:“难啊~~”

赵恬恬安慰她:“你眼光一向都好,相信自己,加油!”

夏诗韵这几天除了看剧也没闲着,总结各种相关心得,资料文档整理了几十页,总结报告写了上万字。

就这,还只分析了耽改剧项目的情况,而没有涉及到题材、情节、演员、商务等内容。

她有时候写的累了,便刷刷微博,用【AnnieLife-】的账号发两句感慨。

因为最近主要都在研究耽改剧,她的感慨也多与耽改剧有关。

老粉丝知道她原本就是个看剧看综艺的娱乐博主,对此喜闻乐见还能和她讨论一番。但数量更多的新粉丝是因为她经常爆料关注她的,默认她就是个爆料博主。

此刻见她频繁发耽改相关的微博,内容还都是在分析,难免有所不满。

—神婆怎么突然带耽改的节奏?

—确实啊,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耽改剧容易红,演耽改剧就是走捷径呗。

—《深渊》之前谁知道耽改能红啊!凭什么演耽改就是走捷径?

—你们瞎吵吵什么呢,没看神婆分析耽改剧实际根本不是演了就能红,扑街赔钱的更多!

—神婆怎么不爆料反而发这些分析了?

—搞笑,神婆本来就是吐槽的娱乐博主,最早她就是随手发电视剧综艺吐槽起家的。

—对啊对啊,后来博主老发爆料我还以为换皮下了,原博主卖号了呢!现在看来皮下还没变,风格内容还和原来一样。说真的,我更喜欢看神婆的分析。

—我看说不定是皮下接了单子,来带衰耽改剧了。是不想下一批耽改剧红吧?

时间进入到九月下旬,《璎珞》杀青在即,姜玉莎即将回到北京进入紧张密集的商务合作拍摄中,并开始准备下一次进组。

王天歌也陆续接到些个人通告和商务合作机会。

其中最意外的,也是最让人惊喜的,是一个上星音乐类综艺的邀请。

为此,夏诗韵不管王天歌愿不愿意,把他按在公司上了三天的课,还请专业老师为他设计了简单又贴合表演曲目的舞台。

令她感到欣慰的是,虽然王天歌多次表示,唱跳舞台并不是他的热爱,将来也不想长期做唱跳爱豆,但对于已经接下来的工作,他还是有足够的责任心,也没有对夏诗韵的高压安排有太多抵触情绪。

这简直让夏诗韵怀疑自己之前是不是错估了他。

也许王天歌只是比较被动,缺少一个帮他做选择,逼他练习的人?

夏诗韵推开舞蹈练习室的门走进去。

王天歌正对着镜子,伴随着音乐声律动。

见她进来便停了音乐:“夏姐,时间到了吗?”

“对,该走了。”夏诗韵道,“咱们早点过去,也可以多点时间熟悉环境。”

“好的。”王天歌擦擦额头的汗,“那我冲个澡换身衣服,很快。”

“去吧,我在休息区等你。”

夏诗韵刚坐下,手机便震动起来,她一看来电是姜玉莎赶忙接起:“喂?莎莎姐,你明天收工我本来准备过去的,但是王天歌这边突然有一个参加上星综艺的机会,我得陪着他。”

姜玉莎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我明白,不用担心。明天就一场杀青戏,没什么大事,不需要你过来。”

“那就好。我已经嘱咐晓盈该给红包的给红包,该请喝东西别吝啬。你自己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有需要尽管让她安排。”

“我会的。诗韵你就放心吧。这边一切顺利。”姜玉莎笑道。

夏诗韵:“好,等后天你回来的时候我去接你,顺便和你同步几个消息。放心,是好消息。”

刚挂上电话,换了深色休闲服的王天歌步履匆匆而来。

“姐,我准备好了,咱们出发吧。”

夏诗韵将他打量一番,对他的装束还算满意。

“你们团从出道到现在还没有过上星舞台。这也是你的第一次上星通告,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知道吗?”

王天歌也带着和以往略显不同的紧张情绪,郑重点头:“我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