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民意可貴
    文士被人嘲笑, 心中怒氣更甚,不耐地皺起眉毛,斜瞟了她一眼,語氣很沖地說:“我憑什麽跟你打賭?”
    說着說着, 忽然扯到打賭上面, 女子果然難以溝通。
    “怎麽,你怕了?”許乘月使出了萬能的激将法。
    “笑話!我怎麽會怕?”文士果然受激, “是你莫名其妙, 提出要打賭,我憑什麽要配合?”
    “別急, 聽我說完。”許乘月開始挖坑,“你說女子為官于家國有害,反對女子參與科舉, 而我剛好跟你相反,但這到底都是你我的一家之言,不具有普遍性。”
    “不如我們讓現場的百姓投票,看看誰的觀點能獲得更多的支持,如果是我的支持者多,你們就此散了, 如果你的支持者多, 聖人和諸位官人也能看到百姓的聲音,重新考慮此事的對錯。”
    圍觀的百姓聞言,驚訝自己能參與其中, 驕傲地昂首挺胸。
    文士心下不悅, 習慣性地挑刺, “讓百姓投票又能怎麽樣?他們不讀書,不懂這其中的道理, 容易受人煽動,投出來的票沒有什麽參考價值。”
    渾然不覺此話引來了群衆的怒目而視。
    “誰說的,百姓雖然不懂政事,但一件事是好是壞,他們能分得清。況且朝廷的政策會直接影響到他們身上,他們的意見極為可貴,也很有參考價值,有權對上層的政策發表自己的見解。”
    “你不願意看到女官,是從自己的角度來說,然而對于百姓而言,他們會抱有怎樣的看法,諸位難道不想知道嗎?你們往日裏不是說過民意可貴嗎?”
    許乘月的目的就是把百姓引進來。
    “好,好一個民意可貴!”太後率先叫好。
    文武百官在二人争吵的時候,一直冷眼旁觀,他們心裏是希望這些舉子能鬧得大一些,讓太後自食其果,看清大唐的江山不是任由她搓圓捏扁的。
    越聽越覺得不對勁,什麽讓百姓投票,百姓愚昧無知,他們的意見怎麽能夠決定朝政。然而那女子說的亦有道理,太祖皇帝就非常重視民意。
    但如此一來,事鬧得太大了,在皇城門前吵吵嚷嚷,不是他們想要的,剛欲出言阻止,太後就發話了。
    他們向衆人環繞中心的太後看去。
    太後微笑着颔首贊嘆,“衆卿家一直對此事有争議,争吵不絕,不如來聽聽百姓的心聲,看看他們的想法,再行決斷。若他們反對,朕就此罷休,不再提及此事,如何?”
    太後沒有提如果百姓贊成該怎麽辦,對于官員們算是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先想到好的方面。她的言下之意大家都懂,如果百姓贊成,那他們也不能再反對,況且那時反對也不成了。
    但對官員們來說,這不是一件壞事,他們不覺得百姓會樂意看到女子進入朝堂,去統治他們。
    ——因為底層的婦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不像貴女們身份高貴、行事妄為。當家作主慣了,他們肯定不能接受女子為官。
    而且此事最妙的是,可以避免他們與太後的正面對抗,她自己作出的決定,無論結果如何都要遵守。
    思索完畢,官員們暗地裏互相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滿意眼神。
    有官員撫着長須,贊嘆着附和,“臣以為此舉妙絕,重視民意,展現了我大唐的博大胸懷。”
    “确實好,此舉影響甚廣,确實該聽聽百姓們的意見。”
    “聖人英明,微臣敬服。”
    大臣們齊聲贊嘆,吹捧太後。
    她罕見地露出笑顏,“只是現場投票,還沒有個章程,太過倉促,不如先拟定方法,才好統計。”
    幾人商議片刻,由太後主導,确定了之後,讓內侍傳話。
    內侍出去面向人群,清了清嗓子,對吵吵嚷嚷的人群說,“大家安靜,安靜片刻。”
    原本因為太後附和,按耐不住激動,與周圍人交頭接耳讨論的人,給面子地停了下來,目光轉向內侍,期待地看着他。
    “傳聖人旨意,從明日起,大唐年滿十八周歲的百姓可攜帶戶籍證明,來皇城門前,進行投票,票選全憑自己,其他人不得幹涉。為期五天,之後會在此唱票。萬望大家投票時慎重考慮,投出的每一票都會影響票選的結果,決定朝政大事。”內侍嚴肅地說。
    人群先是安靜了片刻,緊接着像是冷水濺入了燒熱後滾燙的油鍋,炸裂沸騰起來。
    “聖人英明!聖人英明!”
    “沒想到啊!沒想到我這輩子還有這麽出息的一天!”
    “真的嗎?我們這些升鬥小民,也能幹涉朝政大事?!”
    不可置信連同驚喜的歡呼,直接吵翻了天,聲音大得傳遍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
    百姓們再一次躬身下跪,大聲說着祝詞,拜謝太後。
    “祝聖人鴻福齊天,萬壽無疆!”
    太後笑着說聲免禮,然後坐着步辇離開了,身後依舊跟随着一大堆仆從。
    聖人走了,百姓們還沒散場,他們繼續議論着這件激動人心的事,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唯有在此靜坐的舉子們面色難看,不知如何收場。
    他們來靜坐抗議,确實是不服氣太後讓女子參加科舉,但亦是想要憑借此事為自己樹立威信,在士人中揚名,為以後做鋪墊。
    考官知道他們的過往,也會對他們青眼有加,尤其與太後的鷹犬辯駁,若是争論精彩,傳出去會得到衆人的贊揚,被其他同年傳頌。
    沒想到竟然全被突然冒出來的女子搞砸了,她倒是溜得快,現如今想找人算賬都找不到。
    皇城門附近的一條小巷子裏,裴舟靠近停在路邊的馬車,敲了敲車窗。
    馬車內,許乘月心裏咯噔一下,暗想不會是被人找上來了吧?
    扈十三娘瞅了眼她心虛畏縮,全無方才淩然不懼,能言巧辯,說得那位文士啞口無言的嚣張模樣。
    見她不敢說話,替她問了一句,“誰?”
    窗外傳來熟悉的聲音,“是裴某。”
    許乘月神情一振,心虛全消,掀開車簾,看見裴舟略顯無奈的臉。
    她得意洋洋地自誇,“怎麽樣,我剛才是不是表現得特別精彩?”
    讓衆人心服口服。
    “……精彩,特別精彩,那文士就差上手打人了。”裴舟見她意識不到處境危險,無奈地搖頭。
    他有好幾次看到那文士握緊拳頭,青筋暴起,差點揚起來了。
    許乘月絲毫沒有危機意識,嘿嘿一笑,“他不可能當着衆人的面打我,風度全無不說,還落人話柄,原本有理也變成沒理了。”
    “你下次,不要這麽——算了,不沖動那也不是你了。”裴舟嘆了口氣,垂眸看着她。
    她眼神亮晶晶的,顯然為剛才機智的臨場發揮興奮雀躍,鬓邊的發髻,因為先前頭戴的帷帽,松散了一點,露出幾根發絲,像它的主人一樣,不服氣地支棱着。
    讓他也不由想起,她方才氣勢凜然,面對那麽多文士的瞪視,在衆人的矚目下,絲毫沒有膽怯。搶奪話語權,占領主場,讓對方只能跟着她的想法走,一步步達到自己的目的。
    “你接下來怎麽辦?”裴舟牽着馬,充當起了車夫的角色。
    “自然是看票選的結果了。”許乘月理所當然道。
    “這麽有信心?不怕有人給你使絆子?”
    “當然有信心,使絆子的多了去了,不都這麽過來了,況且恐怕他們正得意呢。”得意一場讓衆人嚴陣以待的曠日持久戰,即将消滅于無形。
    “許娘子厲害,算無遺策。”裴舟揶揄着誇獎。
    “哪裏哪裏,一些小小的陰謀詭計罷了,比不得諸葛先生。”許乘月謙虛地擺了擺手,語氣裏的小得意卻隐藏不住。
    他有提到諸葛先生嗎?裴舟無語凝噎。
    .
    長安城裏又熱鬧起來了,最近正火熱的話題,當然是關于女子科舉,說是全城轟動也不為過。
    能不轟動嗎?
    這可是開天辟地頭一回,歷朝歷代從未聽說過有女子當官的。
    當然他們也知道,內廷裏面有女官,但那個女官和這個大不一樣。
    而選擇權完全交給他們這些普通老百姓,更是前所未有的,他們竟然有資格能參與政事了。
    五六十歲的老翁,也不免拍着胸脯驕傲起來,說起自己那天在皇城門前有幸看到的場面。
    “當時聖人和陛下一出來,嘩呀呀,大家立馬跪地朝拜,那些文士也很激動,随後跟聖人争論了起來,正當場面僵持不下,一位娘子突然冒了出來,打破僵局。”
    聽衆們給面子地捧場驚呼,老翁喝了一口水,繼續講述。
    ——
    “……最後,她提出要投票,說民意可貴,聖人立刻叫好,贊同她的提議,之後的事情你們就都知道了。”
    老翁講完,喘了口氣。
    “這位娘子好生厲害,那麽多大官,貴人,她一點也不露怯,跟苦學多年的文士争吵得有來有回。”
    “哪裏是有來有回,那文士被堵得都沒說幾句話。”
    有聽衆豔羨地說:“可惜那天我去鄉下走親戚,錯過了這次的大場面。”
    “誰不是?家裏正忙着,聽到外面有聲音,也沒出去看,聽鄰居一說才後悔。”
    “嘿嘿,幸好我平日裏愛湊熱鬧,正好趕上了。不過也不用太可惜,五天後要在皇城門前當衆唱票呢。”
    “你們投票了嗎?想投給哪一方?”
    “當然是贊成了,說不定我家小囡也有機會當女官呢!”頓了頓,此人又說,“若是女子能參加科舉,那肯定也能進入書院,如果我以後沒福氣走得早,她好歹有傍身的本事。”
    時下的女子只能在幼時去蒙學的學堂讀書,再長大一點,男子能去的書院是不收女子的。
    而女子書院裏教的都是女紅管家之類的婦人應該學的知識,束脩高昂,有錢才能進去,多是商戶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