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琊生病了,高热不退。太医来了两拨,说是中了风邪,恐怕得慢慢调理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还有道士找上门来说有金丹,需要谢家给祖师爷上供之后才能赐予。

对前者的话,谢家人虽担心却也只能照着办,不然还能咋样?但是后者摆明是来骗钱的,当即二十三娘就让人给轰出去了。

二十三娘其实也给谢琊诊断了,是风邪入体,加上忧思过度才一下子病倒的,但是对外不能说忧思过度啊,不然怎么着?你献进宫的女人被太后送给官家然后你就病了?为嘛呢?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谢琊的记忆中,这还是他在晋朝第二次生重病,第一次就是醒来那年随兄长入住金陵城的路上。

反反复复的烧了三天,第四日上谢琊清醒过来了。

其实头一天晚上他就清醒了,只是身体酸软加上几日没有正儿八经的进食,身体太虚弱显得晕沉沉的。他也趁着这段时间将自己的病情找了个说法。

“郎君要进宫?”二十三娘正好端着熬得稠稠的白粥进来,听到谢琊在吩咐布生给他找正装出来换,就有些担心他才好的身体经不起折腾。

“啊,进宫,我有事情要跟官家说。”谢琊皱着眉头,因为大病一场显得更加白皙的脸色基本上是所有女人羡慕嫉妒的,只是在谢琊自己看来就太虚弱了些,因此还特意打开二十三娘的妆奁,给自己稍微拍了点粉到脸上,看上去果然精神了很多。

“郎君,虽然,虽然不该妾说这话,但是郎君去找官家说舒夫人的人,恐怕会被有心人乱传话的。”

“舒夫人?”谢琊抬眼看了二十三娘一下,似乎有点茫然,“我去找官家关舒夫人什么事?”谢琊摆摆手,让二十三娘别想太多,说自己跟舒窈根本就不像外人说的那样有什么苟且,不过是看在舒窈弹得一手好琴,所以才献给太后让她解解闷的。

二十三娘也是个单纯的,既然谢琊说不关舒窈的事,她就相信郎君的话,守着谢琊喝了粥吃了药,才放他出去。

宫里接到消息说谢琊要求见官家,当时官家正跟皇后在一块儿讨论舒窈的事情,听到谢琊来找,官家有点想要叹气,而皇后则低下头,嘴角微微勾了勾。

然而事情的走向跟官家和众人想的都不同。

官家一见谢琊,还没想好说什么呢,就看到谢琊朝他一拜,恳请官家召集重臣商议北地前燕的战事。

“臣前日入睡忽有所感,浮浮沉沉间像是去森罗地狱走了一遭。”谢琊抬头,竟有泪水滑落,“我北地子民为了投奔朝廷,拖家带口往鲁地奔走,然而,就在经过前燕控制的地界,被前燕军队十万暴徒劫杀,数十万百姓无一幸免。”

说到后来,谢琊的声音在颤抖,他因生病而单薄的身体如风中青竹,因寒风而瑟瑟,却依旧挺直。

“琊在浮沉间似化身为孤魂,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在歹人的刀枪下死不瞑目。老天爷,琊多想化为烈火,将那些暴徒焚烧殆尽,可琊无能无力,只能看着一个一个的百姓倒下去,再倒下去,直到鲜血将那片土地浸湿。官家,琊恳请官家下旨,让前线的官兵时刻注意战局,最好能派斥候入前燕,看是否有琊说的情况发生。”

谢琊没要求自己上阵,他不懂兵法,但是如果官家要他去往前线,他也不会推辞。

这些话并非是他为了洗脱跟舒窈的嫌疑才说的,而是系统根据现在的情况和他提供的情报加上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推演出来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谢琊也需要借助这件事从金陵脱身,还不能跟舒窈扯上一星半点的关系。

官家不会怀疑谢琊的话,但是他依然很想问谢琊对舒窈成为他的夫人是如何看的。

他犹豫再三,还是问了。他问了,谢琊也答了,态度坦然,而且毫不在意的感觉。

谢琊说舒窈既然已经入宫是太后的人,那么太后对她有安排她照做就是,至于自家,跟她之间不过是人生的一次短暂相逢,或许老天就是要借谢琊之手全舒窈之路,这是顺应天意,与他并无干系。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官家是信了。

哪怕司马家族不如谢家的地位高,但是烂船还有三斤钉呢,他想要知道舒窈跟谢琊之间有无私下联系,随便查查就清楚了。

也亏得谢琊跟舒窈之间本来就清白,唯有几次接触,都是因为给太后准备药香之故,来往的人和便签都有人留底,就是放着有人会利用他们之间正常的往来下黑手。

官家没让谢琊离开,直接让人去请了老臣过来,特别是北地握有军权的那几位,谢家叔祖谢安就是其中之一。

谢琊没有先去找谢安,是为了要坐实他是梦中有感这事儿,不然人家会觉得是他们谢家窜通起来要掩饰舒窈之事。

谢琊敬陪末座,听着老臣重臣们的议论。有不信的,非要叫了谢琊来再三询问。谢琊态度极好,有问必答,不管翻来覆去问多少次,所说的话基本不变,便让老臣们都信了几分。

庾家和桓家的人不肯轻信,叫来负责通传北地战事情报的官员询问,得到的消息都说是前燕似有动静,也有消息中提及冉魏的冉闵似有投靠晋朝的倾向,但是因其中间间隔了前燕,所以镇守鲁地的晋军不敢轻信。

这一说法倒是跟谢琊说的冉闵战死有点联系上了。但是也正因为冉闵曾是石虎的养孙,所以他到底是不是真心降晋,谁也不敢打包票。

殿内顿时静下来,君臣心中都在计算,只不过利益倾向不同。

最后还是谢安跟桓温两人同时出声,说不如相信十二郎所说。

谢安想相信十二郎是毫无疑问的,毕竟是谢家杰出的后辈,谢安怎么着也要给他撑腰。但是桓温出声就有点让人不知所图为何了。

桓温自己也知道如果不说明白,恐怕大家心里都会犹豫,对大事上反倒有碍。

“不知诸君可还记得当年十二郎曾说过北伐之事?”桓温的年纪四十来岁,看上去不过三十多点,身材魁梧,说话声音沉稳,让人心生信服。

“老夫还记得,当年十二郎尚幼,也是如此突然病倒,之后便去找了他叔祖父滂大人。”说这个是王家的人,此人心正,并不因为谢琊为难他王氏子弟就随意记恨,反而觉得十二郎此人心怀磊落,是个十分清正的后辈,有其叔祖父谢安之风。

他这么一提,特别是褚家的人顿时看谢琊的目光都不一样了,连连点头:“不错,今日十二郎又得仙人提点,怕是天要大盛我晋朝。官家该下旨备战才是。”

接下来屯兵布阵的事情就不是谢琊该参与的,他退出了大殿,刚想回去躺着,就听到内侍在旁边小声的招呼他,说是太后听闻十二郎进宫,想要跟他说几句话。

谢琊想了想,跟着内侍去见了太后。

太后殿里没有其他人,只有伺候她多年的褚如在身旁。

谢琊拜见后规规矩矩的隔着屏风坐在殿内,摆出一副静听吩咐的态度来。

“十二郎今日求见官家是为北地的战事,为何十二郎不投效朝廷呢?”

听到太后的话,谢琊内心一震,准备了许久的质问终于来了。他神情一肃,抬头隔着屏风看向太后那边:“因为琊了解自己,我能以平常心看待战事,是因为没有亲眼的见,若是我上了战场,只怕第一个死的便是琊。”

“哦,为何?”太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自辩,顿时挑起眉头,看向挺直了背脊端坐于殿内的谢琊。

“太后知道的,琊幼时很是蒙昧,家中爷娘不弃,兄姐爱护,才有琊清醒过来的一日。自那之后,琊很容易入情,这或是仙人让琊苏醒过来的代价吧。琊一旦入情便极伤心神,这些年之所以耶娘许了琊四处游玩,就是不想让琊长久的呆在一处,待久了,便容易生情,一生情,就极容易入情,入情太深必然心神俱伤。太后需知,琊只是梦中入情就已经在生死之间徘徊,若是频繁入情……琊实在不忍耶娘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根本就是谢琊在胡说八道,他不过是自觉心软,如果上阵杀敌肯定会下不了手,到时候自己死了就算了,平白连累他人陪葬,这是他所不想要的。为了避免这个结果,他才会坚持不肯受职。当然了,也有世家子弟受文职,官位高不说还可以不做事,但是这不是尸位素餐是什么?他宁愿不做都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说他假清高也好,说他逃避责任也罢,他知道自己能力在哪里,也知道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不可为。所谓的九品中正制,不过是世家大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搞出来的,真正做事的,还是那些永远不可能晋升到高位的低阶官吏。

当然,并不是说高官中就没有做事的,比如他谢家的诸位长辈,比如桓家家主,王家家主等等,都是为了维护安宁而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哪怕他们有私心,也不能掩盖他们的功劳。

太后并没有为难谢琊,甚至提都没有提舒窈,只是问了几句他梦中之事后,便让他离开了。临走前,谢琊说他不日将带二十三娘返回永嘉郡,太后只说让他路上当心一些,没事儿的时候还是可以回金陵走走。

离了皇宫,谢琊心下安定,整个人放松了很多,靠在车厢壁上,随着车辆的摇晃,竟然就这么睡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