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命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还在嘴硬的年轻人,轻笑一声,心中却是暗暗惊讶:“此子天赋虽不比无尘,但如此年纪便达宗师圆满,绝对是神州罕见的武道奇才!”

“老夫似他这般年纪之时,可还只是刚入宗师啊!”

突然,一声闷响打断了魏无命的思绪,待魏无命看去时,只见刚才还在嘴瘾的年轻人,如今正双膝跪地,两手死死杵地,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看着众人那怪异的眼神,地上的年轻人恼羞成怒:

“小爷站累了,跪着歇会儿不行吗?”

魏无命挥了挥手,散去那股被自己调动的天地之势。

“敢闯我王居所,你这胆子可不小啊!”

年轻人旁若无人般呈大字型躺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儿,边喘边道:“老家伙,你可别污蔑小爷。”

“小爷可是诚心前来拜见秦王的。”

魏无命眯着眼盯着地上的年轻人,沉声道:“小子,再不起来,就别起来了。”

听闻此言,年轻人立即站起身来,笑呵呵道:老家伙火气别这么大嘛。”

“小爷想来秦国讨个差事,你给小爷举荐举荐呗。”

“小爷保证,老家伙你的大恩大德,小爷记你一辈子。”

听着这一口一个的小爷、老家伙,魏无命额头上青筋直冒,强压下心中一掌拍死眼前这小子的冲动,将一旁互相搀扶的玄衣卫遣散。

“小子,既欲入我大秦,总得说说自己的来历吧!”

“老家……”

“小子,你信不信老夫能一掌拍死你?”

年轻人:……

“老……魏前辈你尽管问小……我,我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无……”

魏无命连忙将其打断,这小子怎么这么不着调呢?

“叫什么?”

“我爹说我出生的时候嘴上带着一抹邪笑,所以我爹叫我东方邪!”

“你爹?”

魏无命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试着问了一声:“那你娘呢?”

“我娘说我出生之时,正值月光入屋,所以叫我东方月!”

“那……你自己呢!”

东方邪/月顿时收起嬉笑的神情,一脸正色,“我嫌他们取的名儿都不好听,所以我自己给自己又取了一个。”

“东方不败!”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怎么样,是不是比我爹我娘取的光是意境之上就高出了不止一星半点?”

魏无命嘴角抽了抽,这一家三口好像都不是什么正常人啊!

“东方邪,等……”

“请叫我东方不败!”

砰~

对于地上趴着的东方邪,魏无命视而不见,自顾自的说道:“等明日,你就和老夫前去拜见王上。”

“对了,今日酒楼里那个中年人就是你吧?”

东方邪艰难的翻了个身,颤颤巍巍开口道:“前……前辈,能让……让我先起来再回话吗?”

重若万钧的压力顿时消失,颤抖着双腿缓缓站起的东方邪心中暗暗发誓:“等小爷突破大宗师,也得找人试试这以势压人的感觉。”

……

第二日,秦弈看着眼前的东方邪,怎么也不能将其和昨日那中年人联想在一块儿,好奇之下便让东方邪现场演示了一下。

当见到东方邪掏出一些瓶瓶罐罐不停在脸上捣腾时,莫名的感觉有着一丝熟悉。

这不就是前世的化妆吗?

一番了解之下,秦弈发现东方邪的易容术虽然能将自己完全变成另一副相貌,但是这相貌长什么样子,则是完全不可控的,若要专门易容成其它人,不说不可能,但那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

“东方,近日无事,你便跟在寡人身边吧!”

“关于修为之事,你也可向魏老请教一番。”

将东方邪留在身边也是因为秦弈想要看看他修炼兵法的进展如何,只要不是进展极慢,那这人就能用。

秦弈相信只要这东方邪体会到那种修为快速增进的感觉,那时为了他自己也得尽心尽力的为秦国、为他效力。

这时,门外一名玄衣卫急匆匆的来到门外,急切之中带着一丝喜意道:“白起上将军急报!”

“通往新郑之路已被打通,上将军此时正率大军开赴新郑。”

“最多三日便可兵临新郑 。”

刚收了一位宗师圆满的武者,紧接着白起那边又传来这么一个好消息,简直就是双喜临门。

“传令下去,午时出发新郑。”

“诺!”

……

函谷关外,韩信看着眼前这座雄关,心中暗暗思量着该如何是好,是打还是先暂时撤兵,但他的心中却是非常倾向于攻打函谷。

此等天险之地若不能掌控在秦国手中,实乃大患。

若秦国能拿下函谷这处天险之地,那就是是进可攻退可守,完全掌握主动,秦国大军便可随时东出攻打神州诸国。

而神州诸国若想攻入秦国,这道函谷天险便是他们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几日后,函谷关外的韩信也收到了秦弈的王诏,不惜一切代价攻取函谷,韩信看着手中的诏书,咧着嘴高呼一声:“王上圣明!”

“传令全军,即刻备战,午时攻关!”

“诺!”

帐中一众秦国大将应声附和,眼中那怎么藏也藏不住的喜悦,将他们内心的想法展现的淋漓尽致。

自从秦国在军中推举实行完整的军功制之后,那到达一定军功便能受封的爵位,让军中将士可是看得极为眼热。

这些日子一直守在函谷关外的四十余万秦军可谓是每天无所事事,虽然有吃有喝,小日子过得叫一个悠闲。

但每当他们想到跟着白起的那几十万兄弟现在每日拿到手软的军功,那心里就像猫在挠一样,一阵的痒痒。

韩信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一旦攻打函谷关就代表着他手下这数十万将士都得被拖在这儿。

而白起那边的战事如何,他也不知,只得是将此事上报,等秦弈定夺,是放弃函谷调头攻打韩国,还是攻打函谷。

如今,得到王诏的韩信可就彻底没有顾虑了,攻下函谷之后,只待秦国稳定韩国之地,便可以此长驱直入魏、楚两国。

呜~

咚~咚~咚~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震天的战鼓,宣示着这场大战的开端。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